彭曉鳳
【摘 要】 目前,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教學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作為農村小學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策略,充分提供實踐機會,讓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課堂煥發出勃勃生機。
【關鍵詞】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問題;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公民必備的素養之一。新課標已把“口語交際”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五大內容之一。然而,在我們農村學校,口語交際課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如何改變這一現狀,筆者認為,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提高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視程度
要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人生和未來密切相關。作為語文教師,要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了解各學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要求,積極探究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方法。不僅要有計劃、系統地安排口語交際教學課,還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引導學生充實語言“內存”,培養交際語感。
二、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學習、生活的有心人
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我們不妨多給學生一些準備的時間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圍繞交際話題,先去調查、走訪、翻閱書報、上網查閱,收集相關語言材料,豐富“內存”。學生的“內存”足了,就不愁無話可說了。如關于“介紹家鄉風景”的口語交際內容就可以如此。對于家鄉的風景學生雖然身在其中,卻往往并不注意。另外涉及風景區的一些自然常識術語,相關景點的來歷,學生們缺乏了解。只有事先收集資料后,在介紹時才能說得更清楚,更具體,方能形成積極的交流互動。
三、發掘互動因素,創造互動契機
教材中的有些交際話題內容具有單向性,如果不充分挖掘其蘊含的互動因素,就容易讓教學陷入“一言堂”的泥沼。這就要求教師精心捕捉話題中的互動因素,創造交際契機,讓學生真正互動起來。如一年級教材上冊《我們的畫》一課,在教學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設計,第一階段以“問畫、說畫”為話題展開,第二階段以辦畫展為話題,設計出“自我推薦”“小組推薦”“小評委選畫說理由”“隨機提問”“總結發言”等環節,這是對原話題“說說我的畫”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使原本互動性不強的課堂既有師生互動,也有生生互動,還有群體互動。
四、尊重關愛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交際氛圍
農村學生大多數缺乏口語表達的勇氣和信心。因此,教師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一起討論,盡可能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交流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發言,也不要催促本就怯懦膽小的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對說得不好的也不要輕易批評,否則,會影響學生參與交際的興趣與信心,有些內向的孩子甚至會因此不愿意再在口語交際課上發言。
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被忽略的現狀一時還難以改變。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應本著對學生的人生和將來負責的精神,勇于轉變觀念,大膽創新,通過口語交際教學這一平臺,推動教育改革穩步發展。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必將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載體,口語交際課堂一定會呈現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 劉艷.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課教學初探[J].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8(C1).
[2] 劉麗君.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存在的問題和策略[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