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的具體含義進行介紹,分析現階段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系統研究。
【關鍵詞】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作者簡介】趙丹丹(1983.2- ),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與大學英語教學。
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大學校園中計算機、智能手機以及無線網絡得到全面覆蓋,這也使教學方式得到全新的改革。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大學校園中備受關注。微課具有針對性強,靈活度高的特點,能夠為大學生提供隨時隨地學習的條件,目前已經成為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相關教育部門對大學生的英語掌握重視程度能力有所提高,并對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進行改革,對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大學生翻譯能力逐漸受到重視。
翻譯工作坊的主要內涵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翻譯者集中在一起同時進行翻譯活動。從學習方法的角度來看,翻譯工作坊是一種效率較高,并且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過程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體現出來。
首先,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翻譯課堂的教學方式主要圍繞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開展,當學生在個人翻譯練習或與同組的學生共同翻譯練習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其次翻譯工作坊主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與討論者,并且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的監督者與指導者。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譯工作坊中,教師主要充當著輔助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最后在翻譯工作坊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翻譯的過程,將翻譯活動作為教學的中心,鼓勵學生在翻譯過程中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翻譯的興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時間的積累下,也能夠在翻譯實踐中不斷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一些高校中。21世紀初期,我國相關研究學者開始關注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并將這一教學模式切實運用在實際課堂中。目前在我國關于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職高專英語翻譯、商務英語翻譯、大學英語翻譯等課堂教學中,并且在長期實踐中得到一些積極的研究成果。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關于該教學模式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相關研究人員的進一步探索。
近年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已經有所完善,但是從教學質量上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將我國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方式與大學英語讀寫教學相融合時,英語翻譯教學方法會處于教學邊緣。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的翻譯訓練,通常都圍繞課后翻譯練習活動才能得到提高,這樣會阻礙學生翻譯能力的加強。下面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具體分析。
1.忽視理論實踐。在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都忽略了翻譯理論對實踐所具有的指導作用。教師將課堂中大多數時間都用于學生的語言教學上,并且很少與學生交流翻譯理論及翻譯技巧,使學生對翻譯理論的目的有較大誤差。在學習中對語法、句型結構過于重視,從而使學生忽略英語翻譯的理論實踐,阻礙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提高。
2.缺少實踐英語翻譯練習。現階段英語教學翻譯模式缺乏對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翻譯能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布置的英語翻譯作業上。但是在課后學生很少自主性的對英語翻譯進行練習,英語翻譯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中離不開大量的實踐練習。學生只有反復的對不同版本的翻譯文本進行練習才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缺乏實踐練習的翻譯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良好成長。
3.缺少實踐指導。現階段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翻譯過程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判斷主要取決于學生對課文翻譯的理解,但是學生在翻譯過程中所遇見的困難不能得到有效性的解決,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英語翻譯失去興趣。在英語翻譯中加強對學生翻譯過程的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能夠使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英語翻譯質量。
通過對現階段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但是在翻譯工作坊的教學模式下,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彌補傳統英語翻譯教學的弊端。
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在課前基于微課形式自主對翻譯內容進行學習。第二部分主要是在課堂中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翻譯教學。其中自主學習形式主要是指,學生在上課之前利用空余時間通過智能手機、計算機等移動終端對教師上傳的翻譯內容進行系統理解,學習在課堂中有關于翻譯理論的知識和技巧,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自身的疑點與難點進行總結,通過微信平臺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討論與交流。課堂中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為幾個小工作坊,并在與教師合作的過程中,組成一個大的工作坊。在教學中小工作紡的組內成員在進行討論與交流后,與大工作坊的其他小組進行合作討論,最終形成完整的教學內容。教師在翻譯工作坊教學中主要充當任務布置者、答疑者以及其他輔助角色,學生通過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合作,共同完成翻譯材料,并在小工作坊之間進行展示。下面對翻譯工作坊教學方式的具體流程進行論述。
1.課前準備。在班級內進行分組,教師可根據學生能力將四個人分為一個小組,并在每組確定一名組長。在翻譯微課制作中,主要由科研室的教師進行集體討論,制定詳細的翻譯教學大綱,并將翻譯微課內容提前錄制。使學生能夠在課外的時間隨時隨地通過網絡自主學習,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內容通過互聯網傳到學生交流群中,學生積極與組內成員討論,通過網絡交流。
2.小組合作。小工作坊之間的協作翻譯具體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學生通過微課課前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在課堂中,教師主要對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講解與補充。在學生對原文有所了解的情況下,教師為每組學生分配翻譯任務,并規定翻譯時間。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翻譯材料內容的類型、風格進行研究,找出翻譯的難點,在組內討論后,由教師統一講解。組內成員之間可以借助工具書,網絡詞典等翻譯工具,對教師分配的材料進行初次翻譯,且在翻譯的最后詳細標注翻譯思路,在翻譯中遇到困難時及時與其他小組成員或教師進行溝通,使問題能夠及時解決。
3.組間展示。每組組長在規定時間內,將組員之間的翻譯初稿上傳到班級交流群中,通過多媒體對譯文進行展示,每組選擇一名成員說明翻譯思路以及翻譯中遇到的困難。之后由其他組成員點評,提出適當意見。最后教師總結每組翻譯中問題存在的共性,發表自身的看法,并對學生翻譯成果進行點評。
綜上所述,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能夠彌補傳統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實踐中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翻譯的熱情程度,通過不斷的英語翻譯練習加強自身學習的主動性,使自己的翻譯能力能夠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尚利明.“翻譯工作坊”模式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8,(04):30-31.
[2]王珂,吳嘉平.翻譯工作坊在大學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huiyi123平臺(上海來溪會務服務有限公司).2017第二屆創新管理與創業國際會議論文集[C].huiyi123平臺,2017:5.
[3]肖鈞銘.翻譯工作坊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7,(21):228+230.
[4]呂文澎,呂曉澎,孫丹丹.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校MTI翻譯工作坊信息化教學實踐研究——以The Book of Magic一書的漢譯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3,(04):87-91.
[5]李晶.“翻譯工作坊”模式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商務外語研究,2016,(01):51-53.
[6]王巖.翻譯工作坊在大學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