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牛蕾
【摘要】閱讀理解在大學英語能力考核中占分比為35%,是占時間最長的一項考核項。大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成果的重要體現指標之一。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不僅是教學大綱的要求,也是大學生切實掌握和運用大學英語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大學英語;閱讀理解;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張輝,牛蕾,首都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首都師范大學2018年教改項目“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課堂活動模式探究”。
閱讀理解是人類傳承書籍知識,獲取文字信息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不足不僅影響應試成績,也極大的降低了英語的教學效果。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心得,對如何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進行淺析,限于篇幅,本文不進行例題解析。
1.詞匯量的不足。詞匯量的不足是影響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在閱讀理解中,一些生僻詞可以根據文章的前后描述進行推測、判定,但是如果對一些關鍵常用詞掌握不夠準確就會直接導致錯誤的答案。
2.語言環境,語言文化等背景知識欠缺。部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僅限于課本、課堂的范圍,對英語語言文化、歷史等基礎知識涉獵不足,在特定環境和場景下,英語與漢語對事物、行為的表達方式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造成閱讀理解中的一些理解偏差。
3.思維邏輯缺乏鍛煉。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錯誤有些并不是詞匯或者翻譯的問題,而是來自思維邏輯問題。尤其是對整個文章主旨進行概括或看法等這種問題,例如有的文章談到污水問題,其主旨指向環境污染,但是有的學生就會被干擾選項帶到水資源再生等錯誤答案上。
4.停頓過多。所謂停頓即學生無法連貫的閱讀完一篇文章,中途被生詞或者某句話打斷,進而停滯在生詞或者某句話上。停頓過多必然減緩閱讀理解的做題速度,對整體文章的理解造成影響。
5.有關心譯的問題。有些文章提到反對學生進行心譯,也就是說,反對學生把英文先翻譯成中文,再去做題。就目前的教學環境與條件,筆者認為目前絕大多數大學生在做題時還擺脫不了心譯的過程,尤其是遇到并列句、復合句,因此,過于糾結心譯的問題大可不必。
1.文章分類。通過文章的題目即可對文章進行大體的分類。目前常見于閱讀理解的文章主要為說明文和記敘文,議論文以及詩歌,散文比較少見。通過對文章的分類學生就可以對文章的關鍵詞進行標注,例如,時間,地點,人物,人物關系,事物的因果關系等,這樣可以加快閱讀理解的速度,找到答案。
2.時代背景以及語言場景的準確把握。有的文章利用時代差異給學生造成答案的誤判,比如伐木這個議題,在現在社會無計劃的伐木行為是違法的,而這個事情放到古代的特定條件下就是不違法的。語言場景對生僻詞的推測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速讀與精讀的搭配。英語的閱讀理解實際上是速讀與精讀的結合。速讀掌握文章全局主旨,精讀掌握文章細節與邏輯。在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對閱讀理解要進行兩遍的全文速讀,其次才是精讀。精讀過程中對表達轉折、因果關系的詞句要特別注意,例如:but、however、so等等。
4.考題精讀兩遍。實際上,連同考題一起讀完才算是把閱讀理解的整個題目讀完。這點很容易被忽略,很多學生是每做一道題就要把文章再重新讀一遍,來回反復,效率低下,耗時耗力。在第一遍速讀全文時就應該以精讀方式把考題讀一遍,帶著問題讀文章時就能夠有針對性,從而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
5.復查。復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考題答案帶回到文章里,檢查答案是否跟原文主旨或者細節存在沖突。
1.增加詞匯量。詞匯量是閱讀理解的基石。有研究表明,詞匯量越高,閱讀理解的做題正確率就越高。
2.擴大閱讀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擴大閱讀量不僅能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對專注力,語言思維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益處。只要掌握了正確的閱讀理解方法,閱讀理解就會變得簡單而又輕松。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
3.學會換位思考。這里所謂的換位思考是指學生要理解閱讀理解的考點。也就是閱讀理解所出的文章考核思路與目標,理解了文章的考核點對答題的正確率就會有很大的提高??v觀全局, 抓住作者要傳達的中心思想。
4.閱讀理解的關聯性。閱讀是主動的, 認知的過程。英語閱讀理解與中文閱讀理解是相通的。雖然英語在語言邏輯,語言結構與中文存在差異,但是語言的表述目標相同。因此,良好的中文閱讀能力也是英語閱讀理解的必要基礎。
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一項長期的研究工作,隨著廣大教育學者對教法教案的努力探究和完善,大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必將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琴.論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考試周刊,2009.
[2]范燕燕.關于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