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觀念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教學領域進行實踐。在英語教學中,閱讀的學習一直是其中的重點教學任務,同時也是難點。因此,在初中英語學科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將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充分的融入,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對于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中,有效教學的展開進行分析。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
【作者簡介】李鋒,山東省聊城市文軒中學。
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進程中,廣大教育工作者將新課改的精神和理念貫穿于教學之中,尤其在教學的重難點部分,進行教學的重新構建,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進行了改革,轉向以學生作為中心。通過教學和實踐表明,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1.傳統教學觀念的阻礙。在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初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及時將小學所學習的較為缺乏系統的英文知識加以整理,初步構建出語法體系,同時加強對于單詞的學習以及應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內容忽然增加,學生容易出現不能夠適應學習的情況,且在初中的學習后,即將面對中考以及高中的學習,這種情況較為棘手。因此許多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對于教學任務的緊迫深有感受,顧及到教學進度等一系列的原因,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不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往往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2.學生的英語水平構成情況較為復雜。在初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學生的水平差異較為明顯的情況。由于我國的各種考試以及在實際的就業過程中,英語水平一直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許多的學生家長在學生的小學階段,就對于學生的英語進行了專門式的訓練。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長對于學生的英語沒有進行課外補習,補習過得學生也存在著水平的差異。因此,呈現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構成較為復雜的情況。
3.教師沒有充分的利用現代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資源。在學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通常采取較為傳統的課堂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的調動可以應用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現今的社會發展中,信息技術與課堂的聯系程度日益密切,教師可以應用的英語教學資源呈現極為豐富的狀況,對于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不足,阻礙了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1.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因素。在教學的設計中,就需要將學生的因素作為重要的教學設計的制定參考的重要部分,教師需要對于英語閱讀教學做出全面的思考。在教學設計的階段,主要需要從三個方面考慮。其一,教師需要充分的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考慮課程的難度,將課程的難度設計面對于全體學生的水平,設計中難度較為適中。其二,在課程的設計上,需要對于每一個學生個體的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考量,課程設計中需要呈現有區分度以及有臺階式拔高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提高。例如,在閱讀文本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同一類的文本,其中的難度有所不同,首先進行簡單文本的教學,指導學生熟悉其中的單詞、語法以及文本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繼而,循環漸進的選擇難度稍微提高的同類文章,在學習的過程中減少對于學生的直接指導,使得學生能夠展開有效的自我探究學習,進行拔高式訓練。其三,在對于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于學生的興趣進行充分的考慮,在課程中將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加入其中。例如,在教授一些關于體育內容的閱讀文本時,可以將最新的體育資訊帶入其中,通過與學生的充分交流,使得他們對于課程產生充分的興趣。
2.教學過程中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課堂交給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選擇相對較為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將閱讀的文本進行分割,具體將任務分配給學生。進行探究后,使得學生在眾人中,闡明自己的學習研究成果,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增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3.使用最新的教學手段。在信息化技術日益發展的今日,可以使用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例如,在對于閱讀文本的背景進行介紹時,有些知識較為雜亂,可以采用微課的方式,將其中的內容進行整理,簡潔的呈現在課堂中。
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應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實現初中英語閱讀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穎.基于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3).
[2]鐘清鳳.淺析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9).
[3]周鄰妹.淺析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