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而高中英語中恰恰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素養知識內容,但是目前的高中教學中卻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提高。人文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學習效果,同時作為高中生綜合素質的組成之一,也影響著高中生責任感的培養,那么如何將人文素養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本文做出了闡述。
【關鍵詞】人文素養教育;高中英語;教學探索
【作者簡介】邱曉清,虎門外語學校。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本身就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高中生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應加強人文素養教育,從而為進入大學做準備。但是長期以來,學校只重視了英語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學生在英語方面的人文素養的培養。為此,高中英語教學需要兼顧人文素養教育。
根據我國教育者關于這一課題的一項實驗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沒有受到人文素養方面的教育,只是簡單地接受了知識的教育,這充分反映了我國大部分學校并沒有將人文素養列入學生的發展計劃,導致學生人文素養不高或者有待提高。另外在調查結果中還顯示出教師對于將人文素養融入英語教學的意識淡薄,更有甚者不能說出英語教學中在何處可以體現人文素養,對人文素養沒有清晰的定位,這種種情況都限制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評價一個學生往往是依據成績的好壞,極少將人文素養作為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指標。人文素養的缺失使高中英語蒙上了一層功利色彩,學生也變成機械化的學習,極大地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高中英語也因此陷入困境,不利于高中生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改進傳統教學方法,開展人文教育。受傳統教育思潮的影響,高中英語課堂仍然是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并且教師教學形式單一,學生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只有引入全新的教學方式,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多地融入人文素養,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與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一言堂”的形式,采用情境教學法,當下最受學生歡迎的形式就是“角色扮演”。由于英語不是本土語言,所以學生對于英語課本上的語段的理解多少會存在偏差,那么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小組或者分角色進行扮演,在表演的過程中也能體驗到西方文化的魅力。其實在我國大部分使用的英文課本中的英語文章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原視頻,教師可以在課前先為學生播放影片,然后請學生根據影片中的角色進行情境再現,一方面加深了對影片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理解起課本知識來也更加容易。
除了情境法,還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法、思維導圖法等,只要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教師都可以靈活進行運用。
2.注重學生參與,創設人文環境。作為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設培養人文素養與提升英語成績的環境,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教育。但是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師在課堂上課過程中往往會將自己知道的人文知識直接告訴給學生,同時也會傳達給學生一些自己感受到的文化底蘊,學生不會獨立地形成自己的人文體驗,也就達不到人文素養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進行人文體驗的能力,避免“課堂灌”的老形式。例如在學生學習新的單詞或者短語時,可以讓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分組討論新單詞的用法,然后根據自己的猜測去課文中尋找結果,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也能對其中的人文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世界觀和文化差異意識,增強對本土文化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教師應該注意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由于高中學習壓力大,學生不愿放棄學習時間參與活動,教師應該耐心引導,另外有的學生英語成績并不理想,所以也不愿意開口講英語和展示自己的英語口語,教師應該采用合理的方法讓這部分學生也能夠參與其中,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人文素養。以往的學生教育大多局限于課堂,但是課外活動往往比課堂更加吸引學生,學校可以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例如可以給同學們布置制作英語手抄報的任務,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或者學生自愿組合,然后共同合作制作英語手抄報,手抄報可以是簡短的新聞報道也可以是著名影片的片段賞析,通過制作手抄報可以促進學生相互協作,主動學習,另外通過學生制作和展示手抄報可以每個同學都了解到不同風俗、習慣、甚至不同國家的親情、愛情等內容,從而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綜上所述,將人文素養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是任重道遠的,所以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積極實施人文素養教育。英語語言和人文素養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該多發掘其中的人文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懷,并最終提升個人以及學生整體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姜海萍.動之以情,以情促教——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