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文
摘 要:合作學習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組織形式,但在實踐開展過程中,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教師應在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策略和學生掌握正確的合作學習流程的前提下,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學實踐;小組合作;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4-0084-01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形式。在長期運用合作學習開展物理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中發現,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不僅要求教師制定相關策略,還應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1.科學合理的分組
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首先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基于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的,教師可采用不同的分組方式,如自然分組、性別比例分組等。課堂實踐表明,建設一個高效的學習小組應兼顧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人數合適。小組人數太多會使組內交流時間過長,人數太少又達不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實踐中采用“1+2+1”的四人組方式合作學習效果較好。其二,學生層次合理。學習小組的目的是轉變學習方式,共同提高,全優生構建小組會出現無須討論的現象,而學力較弱生構建小組又會出現無效討論的現象,在四人組中采用一優二中一弱的組合方式可有效避免這些缺點。
2.建立合理的合作學習機制
其一,明確學習小組組長。組長要起到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主持人的作用。組長不僅要求有優異的物理成績,還應具有較好的組織能力,還要承擔著組織組內學生陳述觀點、組織討論、安排組間交流發言的責任。其二,設定合作學習流程。組內合作學習應在小組組長的組織下分別經過組內成員觀點陳述、組織討論、總結達成共識、安排交流發言的基本流程。其三,及時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合作學習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應及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掌控時間和節奏,及時點撥引導促使合作學習高效進行,避免無效合作和低效合作。組間合作機制應在組內同質的前提下由各小組發言人陳述本組觀點,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討論、糾錯和總結反思。
3.適時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在運用合作學習開展物理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應適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應適時發揮以下幾個作用:其一,小組合作學習指導作用。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能夠給予合作小組及時的點撥和提示作用,進而引導合作學習順利進行,避免出現小組合作學習時間過長和浪費現象。其二,組間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在組間交流過程中小組間往往會出現因某一問題爭執不下的現象。此時教師應設法引導學生理性評價、科學歸納總結結論,避免課堂混亂,合作學習時間浪費。其三,課堂學習歸納與總結。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深化認知深度。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習得知識之后及時提煉、歸納和總結,有助于系統知識的掌握。教學實踐中,由教師主持進行課堂總結,比學生自我總結會更加細致、系統。
1.自主學習是合作交流的前提
合作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于問題看法、處理問題方法和思路的交流過程,也是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自主研究就沒有自己的思路和主見,只能作為被別人教授的聽眾。失去交流的主體地位和激辯真偽的能力,何談提高學習能力。研究發現,學生至少保持30秒以上的自主思考時間再開始合作交流,會在問題處理的深度和正確率上有明顯的提高。
2.組內同質、組間異質是合作學習的重點
組內同質是指同組內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達成對學習任務的一致意見。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組內同學之間通過呈現結果、討論結果、糾錯提升等一系列的活動過程,形成對學習任務一致意見或處理方法,這一過程達到了組內成員中錯誤被糾正,正確被加強的目的。組間異質是指組間觀點有所不同,在組內同質的基礎上開展組間交流,其實質是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推廣過程,在展示過程中組間存同求異,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和提升。
3.正確評價和及時總結是合作學習效果的保證
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合作學習成果及時進行肯定性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的肯定,可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評價應包括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呈現的學習任務和知識點往往具有分散的特點,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整理、總結知識,有利于學生知識掌握和知識體系的建立。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分組,建立合理的合作學習機制,適時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應開展自主學習,注重組內同質、組間異質,正確評價和及時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使合作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鑫理.探析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03).
[2]劉寧.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在物理課堂的應用[J].高中數理化,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