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毅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043-02
摘要 體育教學在整個教學環節擔任著重要角色。對于豐富學生體育知識、提高學生體育技術應用能力、增強學生體質來說至關重要。很多人覺得體育教學就是進行簡單的理論知識傳輸和技能訓練,但體育運動訓練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體育運動訓練可以說是與體育教學有著本質區別的一種體育教學模式,但兩者之間又有著某些聯系,可以總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要明確兩者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找到兩者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進行優勢互補,以便更好的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提高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 體育教學 體育運動訓練 優勢互補
一、引言
體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教學時期,但在不同的時期體育教學的側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在高中學校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旨在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體育教學方面難免會有所松弛,但即使是這樣,體育教學也是作為一門必修課在學校出現的,由此說明,教學教育者對體育這一課程的重視程度從始至終都未變過,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綜上,體育教學在教學環節的作用不言而喻,體育運動訓練是另外一種體育教學模式,因為其并沒有在學校開設課程之中,所以長此以往就被人們自然而然的忽視了,但其與體育教學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體育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含義
體育運動訓練是一項專業性、針對性強、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的一項體育活動。體育運動訓練的主體是教練員和運動員,通過教練員的指揮和運動員的配合完成制定的運動訓練,并對訓練成績進行統計。體育運動訓練旨在提高運動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增強運動員的體能。例如:由教練組織,運動員參與的游泳比賽、跳水、跳遠比賽等都屬于體育運動訓練。
體育教學是在校實施的,由體育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的一項教學任務。體育教師根據國家教學內容要求明確教學大綱,完善體育教學體系,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針和政策,嚴格約束學生的言行,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體育教學旨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技能應用能力,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傷口處理措施、衛生保健措施等,在體育教學中也可以增強學生體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刻苦努力的精神。
三、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體育教學是在校進行的,由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組織、開展的一項教學活動;體育運動訓練則是在各種訓練場地進行,由教練員和運動員作為主體進行的一項體能活動。
(二)內容不同
體育教學是由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術及技能兩項共同構成的;體育運動訓練則是以各種形式的體能訓練活動為主,增強運動員的體魄、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技能操作能力,二者就單從內容上來說就有明顯區別,是兩項完全不同的活動形式。
(三)目的不同
體育教學旨在通過簡單的技能操作、指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擁有一副健康、強壯的體格;體育運動訓練最終是以運動員的訓練成績為指標來評定運動員技能操作能力的一項訓練活動。
四、體育教學與體育運動訓練的聯系
(一)兩者都是通過肢體動作完成任務
體育教學與體育運動訓練雖然是兩種本質上完全不相同的體育模式,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借助肢體動作完成任務。不管是大幅度的身體運動還是簡單的肢體操作都需要依靠肢體動作傳遞某種身體訊號,通過肢體動作可以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和某種身體素質。例如:長跑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有效改善肝臟、呼吸系統等;通過拉韌帶、劈叉等體育運動可以增強柔韌度,培養儀態美。
(二)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大都發生在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階段
初高中時期,由于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候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且這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身體抗壓能力強,可以更好的面對身體上的某種缺陷和不足。體育運動訓練是一項對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潛能要求極高的體育運動,大部分人的運動潛力都是在青少年、兒童時期被開發出來的。例如很多奧運會選手都是從小就被發掘有運動潛力,然后接受體育專業訓練,才有了現在的體育成績。
五、體育運動訓練的開展
(一)實現全方位發展
首先,注重全面發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體育運動訓練也是如此,在日常的體育運動訓練中,教練作為領導者和組織者,應該及時關注每個運動員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訓練活動,保證每個運動員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提高運動員自身的優越感,注重全方位發展。例如:可以根據每個運動員的興趣愛好不同,組織游泳、跳遠、跳高等不同類型的訓練活動,最好能再加點趣味性和益智性,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熱情。其次,處理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之間的關系。教練員要根據每個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不同安排訓練任務,避免因運動任務量過大、而身體素質有限導致運動員過勞訓練,不僅沒有提高運動能力,反而弄巧成拙。例如:事先了解、記錄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低的適當減輕訓練量并安排跳遠等運動量小的訓練活動;身體素質好的在完成制定訓練任務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額外增加運動量并可以重點做一些運動量相對大的體能訓練。最后,體育運動訓練要循序漸進。在體育運動訓練時,教練員絕對不能一味地要求成績而拔苗助長,如果一再地要求運動員加大訓練量,違背科學的運動規律,結果只能是與預期背道而馳。體育運動訓練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活動,運動員的運動量一定要符合正常的運動規律,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
(二)明確運動訓練目的
教練員在體育運動訓練中只是擔任引導者的角色,只有運動員自覺、主動的進行訓練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體育運動訓練的目的。教練員首先要讓運動員明確訓練目的,充分調動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他們愿意主動的去付出、努力才能有所回報,取得佳績。教練員還要以身作則,培養運動員勤奮努力、吃苦耐勞的訓練精神,不管在任何時候,“能吃苦、肯努力”的人都會被上天眷顧,付出的努力也終究會有回報。
例如:在組織開展游泳訓練前,教練員應該告知運動員訓練目的,之所以選擇游泳這一項體育項目是因為它可以增強運動員抵抗力、自信心,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心肺能力,有效緩解壓力,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減肥。只有明確訓練目的,運動員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訓練中,使訓練效果事半功倍。
六、體育運動訓練對體育教學的啟示
(一)鑒體育運動訓練原理
體育運動訓練是一種大型的運動項目,對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就單單從這一點來說,體育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兩者都側重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體育教學中所涉及的體育技能訓練也就是一些身體上的技能操作,和體育運動訓練在原理上是一樣的。但由于沒有專業的操作指導難免會出現誤差,影響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運動員在長期的體育運動訓練中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套高效、合理的運動模式,可以為體育教學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為體育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體育教學技能操作環節,體育教師在講授一些操作性和持久性較強的肢體運動時,比如:長跑、接力賽等,由于教師自身實踐經驗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為學生們展示具體動作要領,學生們如果只靠自己摸索,難免會造成肌肉拉傷、抽筋等身體狀況,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鑒體育運動員在長跑方面的運動方式、方法,可以采取觀看的方式,也可以特意邀請運動員來我校進行專門講解,幫助學生深入的掌握操作原理,完成制定的體育教學任務。
(二)借鑒體育運動訓練方法
在長期的體育運動訓練中,肯定形成了多種多樣、針對不同類體育運動的操作方法,這些方法具備高效性、專業性、科學性,對于體育教學環節的體育運動訓練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和指導意義,使體育運動訓練結果事半功倍,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鍛煉身體、增強體魄。
例如:體育運動訓練方法有很多:效仿法、演習法、直觀法等等,在體育教學的技能操作環節可以有效借鑒體育運動訓練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領和技能手段,總結體育運動訓練規律,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學制度,完善教學體系,調整教學計劃,同時也要結合體育運動訓練方法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道德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時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深深體會運動員的不易,向他們學習、感同身受,培養吃苦耐勞、勤奮努力、不拋棄,不放棄的高尚品質。
(三)借鑒體育運動訓練內容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科目,既要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增強學生的體質,這也是為什么教育教學者越加重視體育課程的原因,這既是體育學科的一大特色同時又是一大難題。如何在講授體育知識、技能和增強學生體質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歷年來體育教學者致力于解決的難題。如果重點偏向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講解,那么相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就會減弱,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發展;而如果一味側重于增強學生的體質,那么體育知識與技能的課程講解就會減少,不符合傳統教學大綱要求,因此如何權衡利弊,既要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技能操作能力又要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體魄成為體育教師面臨的新難題。體育運動訓練不只是進行大量的身體訓練,其中也具備豐富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可以既掌握理論知識、技能又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魄,把體育運動訓練內容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可以有效解決上述難題,正確把握兩者之間的平衡點,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例如:眾所周知改善學生體質是一個在日常鍛煉中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體育教學環節,可以充分借鑒體育運動訓練內容,發現其中蘊涵的教學規律,實現豐富學生理論知識、技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雙重目的,根據訓練內容調整教學大綱,完善教學體系,形成一套高效的、適合學生操作和掌握的運動方法,幫助體育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加快體育課程教學進度,這對學生的成長能夠帶來很大的積極意義。
七、結束語
體育教學雖然與體育運動訓練本質不同,但又不能完全脫離彼此而存在。體育運動訓練要明確訓練目標,實現全方位發展,體育運動訓練對體育教學來說有很大的借鑒意義,體育教學環節中遇到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運用體育運動訓練來解決。體育教學應該充分借鑒體育運動訓練的原理、方法和內容,更好的幫助體育教師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讓學生在掌握體育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同時又能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