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彎
【摘 要】九年義務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國民最基礎的素質教育。小學數學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理應堅持聯系教學實際,堅持面向全體,堅持全面發展,堅持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個性發展,堅持打好基礎、發展智能、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是深化每一個學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緊迫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 素質教育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76
所謂素質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就是培養學生以全面提高思想品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勞動技能、創造能力、發展個性為目的的基礎教育。所以說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教育模式,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也是培養學生具備與當代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質的教育。
從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出發,把數學教育的改革同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聯系起來,使數學教育在提高學生素質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數學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也在于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那么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本文僅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求異思變,發展創造性思維
應用題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對題意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判斷推理,把已有的知識運用到新知的學習情境中。在促進學生知識遷移的同時,教師應啟發學生去發現相同點,找出不同點,培養學生的聯想及思維的獨創性。如相遇問題的應用題,學生認識結構的支撐點是時間、速度、路程三者的含義及其相應的數量關系。讓學生搞清出發點、出發時間、運動方向和運動結果四個因素的變化情況,由易到難設計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一圖多說,怎樣根據題意求兩地路程,再編出求兩車相遇時間的應用題;第二層次設計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思維訓練題,一題多變使學生根據基本題,只改變兩車速度,不改變出發時間、地點、運動方向及結果改編成新的相遇問題。一題多解在基本題基礎上,把“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改成“兩車從兩地不同時開出,已知兩車速度與相遇時間求路程”,啟發學生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并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大膽設疑,發現學生疑問中創造和探索的火花。
二、培養以“興趣”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前提
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它在學生學習的智力活動中起著定向、調節、維持、強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斷發展,成為學習掌握知識的原動力的前提。實際上不少學生數學學不好,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響所致。因此,要落實素質教育,培養非智力因素是前提。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耐心啟發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知識價值觀念和學習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通過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運用直觀教學手段、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設疑、布迷、創造懸念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榜樣和名人故事來激勵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積極引導、嚴格要求,磨煉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刻苦鉆研、仔細審題、認直作業、檢查驗算等,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數學教學來說,興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正如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員對數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
三、生理心理素質教育的培養
智力素質是心理素質教育的主體,在數學教育教學中著重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與想象力,其中思維力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學數學教學的備階段,都應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獨創性與批判性、靈活性與敏捷性、邏輯性與形象性等諸方面下工夫,完善從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的思維方式,學會思維策略的辯證應用。
非智力素質(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數學家質教育不可缺少的,實踐證明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存在差異,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培養興趣、激發動機、建立情感、增強意志等四個方面進行非智力素質培養。重點要設計好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習興趣的主動性,還可從組織競賽、巧解習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心理平衡,此外還可嘗試一下學生應變力培養與挫折教育問題。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四、生理心理素質教育
人的心理素質是由人的心理活動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心理素質的發展必須與生理發展相適應。
首先,智力素質是心理素質教育的主體,在數學教育教學中著重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與想象力,其中思維力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學數學教學的整個階段,都應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獨創性與批判性、靈活性與敏捷性、邏輯性與形象性等諸方面下工夫,完善從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的思維方式,學會思維策略的辯證應用。
其次,非智力素質是數學家質教育不可缺少的,實踐證明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存在差異,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培養興趣、激發動機、建立情感、增強意志等四個方面進行非智力素質培養。重點要設計好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習興趣的主動性,還可從組織競賽、巧解習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心理平衡,此外還可嘗試一下學生應變力培養與挫折教育問題,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綜上所述,數學素質教育要成為提高全體國民身心基本質量的教育,即現代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公民身心發展的教育及挖掘個人潛能的教育,就要在教育思想觀念、教育教學方法有大的更新。對小學生數學進行素質教育逐步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一種通用技術的趨勢,這是因為現代社會生活是高度社會化的,而高度社會化的一個基本特點和發展趨勢就是定量化和定量思維,定量化和定量思維的基本語言和工具,我們廣大數學教師一定要大膽創新,勇于探索。
參考文獻
[1]魏榮武.優化小學數學方法提高素質教育質量[J].中華少年,2018(27):65.
[2]何潔.淺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