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摘 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美的方式,但是人們都認同的是,美是可以讓人心情愉快。之所以有數學美,主要是因為無論從什么地方都能看到它的美麗之處,包括它結構的完整、圖形的對稱、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簡潔各個方面。在數學中它將美育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它的美感。美育通過數學這一學科的展現,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作用,也將自己的目的展現在數學中,彼此是相符相依,缺一不可。
【關鍵詞】高中數學 美育教育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80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一)對稱美
在數與式的運算來看,自然數的加減法,乘除法……我們就會明顯的發現,它們的“正運算”和“逆運算”是完全對稱的,并且表現出十分的和諧性。再者說,從立體幾何中的正方體、長方體、正四面體、圓錐、圓臺、棱臺等圖形來講,他們都是對稱的集合體。在解析幾何中同樣也有對稱的例子:方程以及三角函數所表示出來的三葉玫瑰線、四葉玫瑰線也是相對稱的。在代數中互為反函數的圖像是關于Y=X相對稱的。對稱性的東西往往給人以圓滿的勻稱美感,還可以讓精神有很好的享受,對稱美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上的例子表明了數學中具有對稱美的特性。
(二)挖掘美
數學教材是按照知識的發展方向進行編輯的。它包括直觀美與隱含美,直觀美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隱含美是蘊含在數學中的并沒有被明確的指示和總結在紙張的表面,這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材進行挖掘整理出來。一般這樣的美為抽象美,更能提高學生的審美層次和對數學的興趣。例如一個簡單的三角形面積可以和圓的面積聯系起來,可以將圓切割為很多個三角形,運用極限思想聯系起來,以此類推,不斷的將公式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一個結果,這樣就會不斷地挖掘數學美的地方,表現出數學的挖掘美。
(三)和諧美
數量的和諧與空間的和諧都是構造數學美的重要因素,從數學幾何中圖形來分析,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圓形,等腰梯形等圖形,在形狀上不僅是對稱圖形,在本質上又體現了和諧的特點,不偏不坦。看圖形也可以讓人產生聯想,三角形是金字塔的一個典型的代表,圓形既可以讓人聯想到太陽,又可以聯想到月圓,而圓柱形則是給人以踏實的感覺,就如同龍雕廳柱,扇形則會表現出逼真的折扇形象,等等,這樣的圖形都是和諧美的典型代表。從代數的角度上分析,代數中最典型的就是加減乘除運算,這些運算構成了一個整體之間正推逆推的關系。其中加減,乘除之間又存在著相互轉換的關系,這樣就會使數學的和諧美更加突出。
(四)嚴謹美
在數學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嚴謹性。嚴謹美則是數學中獨特的內在美,它表現在對概念的準確定義,揭露概念的本質屬性。在數學的環境中,任何一個結論都是準確的,具有唯一性,不能模棱兩可。數學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是相當的嚴密,從一個題的證明過程中來講,它的每一步都是有根據的,不能偽造,不能出錯誤,從大的方面來看,步驟不能雜亂無章,從小的方面談,一個不起眼的標點符號都是不容忽視的。除此之外數學結構系統之間要有很強的協調性,嚴密的數學語言組織能力等等都可以表現出數學的嚴謹性。
二、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美育的主要對策
(一)以趣引美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緊密結合講解書中的知識時,連續不斷的運用數學美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激情,通過講解幾何圖形的運算可以與現實中的建筑行業相結合,不是一味的只知道運算卻不知道在哪里進行運算,多講一些關于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方面來引導學生,在藝術、工業生產和科學實驗等方面,將數學美表現進去,同時將引進一些特殊的詞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威尼斯數學家巴巧利稱黃金分割是“神圣分割”,說它是幾何中的“瑰寶”。黃金分割點的獨特名字,在生活中將數學的精確程度計算的如此精細,可見數學的嚴謹性。古希臘著名的雅典女神廟,是世界公認的最完美的建筑之一,它的圓柱高恰好是神廟高度的0.618倍;在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推廣的著名的優選法中就涉及了“0.618”。
(二)以動尋美
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是一個抽象的課程,許多都是用專用語言來解釋,但是這些解釋沒有生趣,造成了學生厭學數學的心理,感覺數學難。這就要教師把握語言的準確性,羅素大師說過:“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這句話深刻的將數學與美學的本質聯系起來。將數學的美體現出來,讓學生親自尋找數學美的地方,將其思維與數學美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以題固美
只有學生自己親身體驗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到數學中的美,在數學中有很多美的展現,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在數學語言中,這就需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發掘數學的獨特之處。一般的數學練習就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容身于數學的海洋里。在解題訓練中進行美育教育,這樣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其中的樂趣,以培養他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四)以事運美
數學中的美不是單獨的在課堂中講授,也不是通過大量的復雜而又繁重的練習才能體會到的。可以用另一種形式將數學的靈活美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例如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隊,分配一下任務,讓他們將數學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中來,讓他們做一個機器的模型,他們就會體會到數學的精確美與嚴格的標準美。還可以讓將一個數學的題目運用多種
不同的形式解答出來,最后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這樣的方法可以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變異美、靈活美。
總之,數學中處處都有美的因素,教師在教學中就要不斷的觀察挖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能從數學美的角度出發,激發對數學的愛好和創造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木振武.數學美與課堂教學[J].數學教育學報,2001,(4).
[2]方玫.中學數學課程中的數學美[D].浙江師范大學,2006.
[3]張楚廷.數學文化與人的發展[J].數學教育學報,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