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雷
【摘 要】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對青少年展開法制教育已經刻不容緩。我國中學生的法制教育主要通過政治教學這一途徑,向中學生宣傳法律知識,引導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我們每一名教師的責任。接下來我將根據自身的高中政治教學經驗和大家探討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法制精神。
【關鍵詞】高中政治 法制精神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83
依法治國是維持一個國家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國家各項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法律就沒有國家可言。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各項法律法規日益完善,人民對法律的了解也越來越透徹,社會治安越來越和諧,人民生活越來越美滿。
一、法律的作用
(一)維持國家正常持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在維持一個國家秩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法律約束人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做了違法犯罪的事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法律保證著人民正常的生活,享受美好、和平的生活,維持社會的正常秩序。
(二)正義的化身
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無法避免,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導致部分人忽視法律,違法亂紀,此時就需要法律去制裁違法犯罪的人。法律是正義的化身,單獨的個體不能根據自己的意見隨意批判一個人是否犯罪,應該從每一條法律法規著手,根據法律判斷其是否犯罪。
(三)促進國家發展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法律,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法律的保障,國家的發展會順利進行下去嗎?如經濟發展需要法律的維護,沒有法律那么各種不法商販販賣違禁商品,制作有害人民身體健康的產品等。法律保證著我國的科技、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
二、培養高中生法制精神的意義
(一)讓廣大青少年學會知法、懂法
作為一名21實際的新青年,必須要知道我國一些最基礎的法律法規,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并不一定要學生掌握其每一條的含義,只需向學生宣傳其中常用且容易用到的法律知識。青少年學會知法、懂法,不觸犯法律法規,嚴以律己,健康成長,為未來能夠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而奮斗。
(二)讓廣大青少年學會用法、守法
通過高中政治教學向學生介紹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規,讓學生明白法律存在的意義,懂得怎樣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同時又不去觸犯法律法規。很多學生的對法律存在一個誤區,自認為法律會寬恕沒有成年的自己,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我國對青少年有特殊的法律保護,未滿14周歲的青少年觸犯法律應從輕處罰,這并不是代表他們就可以違法。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做好宣傳工作,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概率,不要在法律的邊緣試探,做出后悔一身的事情。
在《今日說法》上,經常看到各種各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事例,其中有一個案件特別令我心痛,記憶尤其深刻。有一個初中的小女孩,在年僅14歲的時候選擇了輕生,回顧事情的經過,該小女孩在學校受到男同學的欺負,甚至被帶入男生寢室,長期的凌辱、欺負讓小女孩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最后變得神志不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事件發生后,警方介入調查,涉案的全是一些未成年男孩,真是讓人不敢相信,那么天真的一張臉龐,會做出如此令人悲憤的事情。女孩不懂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從剛開始就向家長和學校反應,最后就不會出現女孩輕生的慘劇。最終男孩們都被關進了少管所,迎接他們的是法律的制裁和終身的后悔,男孩們不懂法律,造成這樣一個悲劇。
(三)培養出適合國家發展的人才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要培養出適合國家發展能夠挑起重擔的人才,必須要學會基本的法律法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優秀的道德品質。法律就像是陽光一樣的存在,總是能夠給人以安全、溫暖的感覺,青少年的成長就需要這樣的陽光,才能培養出正直、勇敢的人才。看到新聞上時不時出現青少年犯罪的新聞,為這些鮮活的生命感到惋惜,他們在人生最美麗的年紀選擇了錯誤的方向。
三、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制精神的方法
(一)開展與法律相關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法制精神
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中就有關于很多我國法律的講述,教師在講述這些法律知識時,應該著重向學生宣傳法律意識而不是掌握法律知識。比如在學習公民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一場選舉活動。選舉活動的形式可以是這樣,組織選舉一名村長,根據我國《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第一步,年滿十八周歲以上的村民可以參加報名工作,第二步,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進行選舉登記,第三步,根據村莊所需職位確定候選人數,第四步,召開選舉大會。每一步要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執行,做到公平公正。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既能夠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也能學到相關法律知識。
(二)做好法律宣傳工作,培養學生的法制精神
高中政治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政治成績,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法律精神。高中政治中很多地方都有提到我國的法律,但是具體學習的內容又比較少,從零散的知識點中向學生做好法律宣傳工作。我國中小學課堂并沒有一科專門用來學習法律知識,相比于其他學科,政治是與法律關系最密切的學科,學生主要通過政治學習來提升自我的法律知識。宣傳法律知識可以利用一些教學工具,比如給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并在結束后從法律知識層面寫出自己的觀后感。教師宣傳做到位了,就能幫助學生加強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不觸犯法律。
(三)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法律精神
既然學生沒有專門與法律相關的學習教材,教師就要把高中政治教材利用好,從教材中滲透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制精神。一切理論都要有所依據,教師在講解法律知識時,可以把教材作為法律知識的依據,把書中提到的法律知識給下學生講解仔細。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第八課講解了我國的稅務法,教材中的列舉了幾種常見的稅務問題,教師要抓住這個重點,拓寬我國的稅務法律法規,讓學生銘記。
我國對青少年法律教育正在一步一步進行著,未來的學生會更加明白法律存在的意義。希望每一個學生能夠明白法律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多么重要,能夠在法律的庇護下健康成長,做一個陽光、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