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霖
【摘? ? 要】音樂是小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課程,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的音樂性和音樂的過程性,提高對五音不全的學生教學的重視程度,明確教學目標,努力為學生服務。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53
音樂是人類藝術的表達方式之一,它是通過自己的視聽來獲得美的享受和傳遞情感。當下的音樂教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教師未能激發出學生對音樂的共鳴;教師的教學沒有采用正確的教學策略等。面對這些流毒和弊端,作為站在第一線的教師而言,要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為音樂教育事業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文將對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進行一個簡單的探索和反思。
一、注重教學的音樂性
音樂是通過發聲和聽覺來感知和釋放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音樂性成為音樂教學的核心、中樞和本體,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音樂性為教學重點。然而,很多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策略時,很難把握音樂性的適中。某些教師過度注重音樂性,整堂課都在唱歌和聽音樂,整堂課看似被安排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學生也樂在其中,可是學生的收獲也很少,因為他們缺少時間駐足觀望、回味音樂的魅力。另一些教師則與之相反,過多的介紹音樂的背景知識、作家的生平、音樂發展的歷史,導致音樂教學中音樂性被喧賓奪主,學生得不到音樂的視聽感受,難以引起共鳴。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以音樂性為主,其他音樂語言為輔,關注音樂價值的本體,以聆聽和歌唱為主,提高學生音樂獲得的多元化。另外,教師在備課時自己要反復的對即將教學的音樂進行聆聽,只有教師自己先被音樂感動,才能帶領學生去探索音樂的奧妙,才能用音樂的語言為學生講解音樂。
二、注重音樂的過程性
音樂是一門值得終生學習的藝術,它不像其他理科性質的科目,注重實驗的結果。恰恰相反,音樂更加注重過程感,它是一門需要時間沉淀,情感積淀,聽覺鍛煉的藝術,不可能一蹴而成。當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喜歡拔苗助長,對學生進行速成教學。在欣賞音樂中,過多的摻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和音樂技能來為學生進行解析,整堂課程下來,學生只是粘貼復制了教師的思想,導致學生難以獲得情感價值的體驗,教師也成為操作學生思想、灌輸知識的幕后黑手。縱然在對相同的音樂,學生多數具有普遍相同的音樂感受,但是由于個體的差異性,不同的人對不同的音樂定然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去注重音樂的本體和音樂過程感,提高學生在音樂中的個人感受力和個性化體驗,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比如,教師在講解《保衛黃河》時,首先應該讓學生進行初次聆聽,啟發學生這首歌的名字,并讓會的學生進行歌唱。然后再次進行聆聽,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旋律所傳遞的情緒,并介紹相關的黃河知識以及伴奏的器樂,緊接著對每一個片段進行聆聽,讓學生感受水的氣勢,歌唱者的豪邁,整個歌曲所表達的音樂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都以聆聽作為貫穿課堂的主要脈絡,加深學生自身個體的情感價值體驗。
在注重教學的過程感中,教師要學會鼓勵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大膽的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愉悅感、滿足感、和諧性的欣賞環境。通過課堂交流與啟發式教學,了解學生對音樂的不同見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對音樂形成全方位的立體感知能力。
三、提高對五音不全的學生教學的重視程度
五音不全是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常見的現象和問題,有的教師對這類學生直接放棄,而有的教師則對該類學生矯枉過正。教師要糾正學生五音不全的問題,首先應該追根溯源,明確學生五音不全的原因。學生五音不全一方面是由于先天不足,樂感較弱,聽覺不夠敏銳,或者是因為對自己音域的掌控能力不夠好等。另一方面則是學生后天的原因,學生沒有接受正確的音樂引導,缺乏對音樂正確的認知,自身心理因素,害怕歌唱,沒有結合先天優勢找到正確的音階等。在清楚地了解了學生的問題后,教師應該明白音樂教育承認學生個體在群體之中的差異,但是差異并不代表落后、淘汰和放棄。教師就像一個醫生,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對癥下藥。對于先天不足的學生,教師要學會多個途徑地幫助學生建立樂感,通過學習鍵盤類樂器、打擊樂器、進行鑒賞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聽音辨音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耐心,細心地引導,鼓勵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針對后天那些假“五音不全”的學生,教師要多途徑、多角度、多層次地引領學生聆聽音樂,教師盡可能的進行示范性歌唱,反復糾正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的問題。一些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只要一個人歌唱就會肌肉收縮,聲帶拉緊,導致走音。教師在面對這些學生時,不能過度苛刻,可以讓學生先從合唱開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熟悉歌曲的節奏和詞律,再鼓勵學生單獨進行演唱。
在面對五音不全的問題上,由于先天原因和教學時間的緊迫,也因此提高了教學的復雜性。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常常感到無能為力。其實開展音樂教學并不是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歌唱、作曲等方面達到頂端和優秀。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音樂教學的多樣性,最為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在音樂中的情感體驗。
四、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藍圖規劃的方向標,不同階段的教學具有不同的目標。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等都是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常犯的錯誤,導致教學效果難以和實際目標相符合。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小學階段學生應該學到什么以及學到什么程度,小學階段教師不應該給學生灌輸過多的音樂專業知識,而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學生的聽音辨音能力和樂感,讓學生能夠自信的獨自歌唱一些歌曲,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其次,教師的教學目標要符合自身的教學策略,注重對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熏陶,鼓勵學生熱愛音樂,傳遞自己的感情。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會隨著教學策略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教師必須樹立一個核心不變的教學目標。
音樂是人類最偉大的創造物之一,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音樂的偉大決定了開展音樂教學的必要性,小學音樂教師是學生首次接觸音樂的啟蒙者,教師必須肩負起相應的重擔,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拔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修煉自己的專業技能,涵養自己的音樂修養,為學生學習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欣賞更為高級的音樂奠定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