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媛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成績的好壞,進而影響學生將來個人的發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方式莫過于改變教學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有效性 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92
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在學習語文,但是常出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即學生進入高中之后,語文成績越來越不盡人意。究其原因,教學有效性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改變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由原來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變得生動有趣。本文就如何改變其途徑做了以下幾點闡述。
一、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表明,老師是教授學業、解除疑難問題的引路人,是讓學生樹立正直觀念的奠基者,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多數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更多注重的是書上的重難點,每天除了讓學生抱著一本薄薄的語文書翻來覆去地朗讀,讓學生掌握重點之外似乎就找不到其他的方式,這會讓學生們在長達三年的學習時間中感到語文學習枯燥無趣,讓他們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勢在必行,在保留原來教學方式優點的同時,提出新穎的方式方法,讓有限的課堂時間得到高效率的利用,這將會給老師和學生雙方帶來前所未有的益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師教學內容充分準備,學生的興趣提高的速度自然就得以上升,在學生心中自然就會樹立一個較高的目標,原來在較高目標面前望而生畏的感覺就會消失,成為一位能夠有一筆好字、一口普通話、一張鐵嘴、一肚子名篇佳作、一手好文章、一顆敏銳的心的“六一居士”絕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現代社會,多媒體讓人們獲益匪淺,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變得絢爛多彩,根據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插入一首歌曲或者一幅畫,在它們的沖擊下學生能夠更好的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之中,引導學生更好地探索課文內容。
二、對老師和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俗話說得好:好孩子是夸贊出來的。一句良言會讓人在冬天都感覺到溫暖,一聲惡語就算是夏天也會覺得寒冷。我們有時候常常將鼓勵、贊揚這樣的教育方式忽略掉,后果可能是讓一個孩子在學習中失去樂趣。大多數教師認為表揚是一種對學生效果較小的教育方式,而這一觀念更多的是源于和懲罰相對比。但是,很多教師卻很少關心和反問自己表揚這種方式教育教學的真實價值和意義究竟是什么?筆者認為其真實價值和意義就在于表揚能夠讓孩子在學習語文時有自信,讓老師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其有效性得以提高。
美國的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驅使學生學習的動力有兩種:一種是社會的交往動力,還有一種就是榮譽動力。第一種表現在學生愿意通過努力的學習得到他喜愛老師的關注,從而獲得老師的稱贊,進而增加他們之間的友誼。后者則是一種更加高級的動機,它要求人們在社會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讓自己在社會上受到他人的贊揚,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稱頌等,由此可見表揚的重要性。語文理論學習過程中,受到表揚的不僅僅應該只有學生,老師同樣應該得以表揚。但在中國的教育觀念中,似乎受到表揚的就只有學生,老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中間媒介受到表揚顯得十分的突兀。相比國外,中國在這方面就顯得比較落后。在外國,老師受到表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多數老師的家中除了有各種榮譽證書之外還有學生寫給老師的小紙條。榮譽證書是對每位教師的肯定,教學質量的保證,而小紙條中的內容除了對老師的教學課堂的反應,更多的是對老師的贊美,這會讓老師心中產生一種欣慰感,讓老師愿意教授學生更多的東西,學生學習到的東西就會變得更多,教學質量也就得到了提升。
三、改變教學理念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單方面想將自己肚子中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希望學生在高考中一舉成名。但是,這種單調、枯燥的教學特點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會適得其反。近年來,新課改的實施對老師單一傳授知識、學生單方面接受知識這種傳統教學方法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沖擊,根本原因就在于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不同于傳統教學。在新課改中,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讓他們成為教學課堂上的主人。這個理念的提出,首先需要老師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原來在課堂上,老師是課堂的中心,在學生心中對老師是絕對的服從,有一種敬畏之感,對老師傳授的知識不敢提出任何的質疑。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學生只是單純的聽,并沒有充分開動自己的腦袋,這會讓課堂呈現出一種死氣沉沉之感,教學效率并不高。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老師的主體觀念變成了學生而不再是自己,將教學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有充分開動大腦的機會,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課堂呈現出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場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大有裨益。
(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關注
大多數老師為了教學成績,常常會關注班上成績較好的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優生上,這會讓班上成績平平的學生產生一種失落感,到最后這些學生會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感覺,教學效率實在令人堪憂。改變此狀況需要老師改變原來的觀念,將精力放在所有學生上,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老師的關愛,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將自己身上的發光點展現給班上所有人,并且及時得到老師的贊美與表揚。自信心的提升,讓學生以一種放松的心情融入到課堂之中,發表自己觀點機會變多,老師才能很好觀察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不斷激發學生身上的潛力,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不同學習層面的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好的提升。所以,老師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對他們做好合理的分層,經常與學生交流,知道他們心中所想,給他們制定合理的目標,準確定位自己,從而取得進步。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需要受到老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對老師和學生進行表揚鼓勵是為了提升老師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改變教學理念則需要老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的愛上語文。三種途徑的結合,從真正意義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更加用心,促使語文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讓學生出口成章,其文化素養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