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珍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設備已經滿足不了教育行業的需求,所以,需要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方法來改善教育行業現狀。如今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國際貿易專業積極順應時代潮流,通過使用信息化的手段真實地模擬商業場景,提高學生在國際貿易專業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以便學生在該行業有更好的發展,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國際貿易專業;教學設計;應用型人才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國際貿易專業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并結合信息化手段,以學生為中心,科學合理的安排各個教學環節,達到教學效果。本文將對教學過程中結合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讓學生掌握交易磋商的內容及過程。
一、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的必要性
近年來,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展示的機會越來越多,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往來也愈加頻繁。所以,我國目前緊缺綜合性外貿人員。從國家發展的長遠目光來看,高校需要大量培養國際貿易方面的人才,為高效培養應用型人才,高校需要結合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為了給學生提供全面的教學內容,老師需要將教學形式多樣化,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專業對人才的要求變化,及時對自己的課程內容做出修改,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
二、國際貿易專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學分析
根據傳統教學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到,傳統的教學課堂多是枯燥無味、死氣沉沉。現將信息化手段應用于國際貿易課堂,可以增強課堂上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使課堂活躍起來,增強學生的聽課效率。而且,通過信息化手段,可以真實地模擬國際貨物運輸部分等過程,使學生對這個過程有一個立體的印象。相比傳統課堂,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學的效果更加明顯。
現在,學生可以輕松便捷的用手機、電腦等使用網絡,課下學生可以自己使用網絡了解課堂外的其他內容,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可以通過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策略
由于國際貿易課程專業性強,難度大,而一學期的課時量有限,學生有時不能完全掌握課上所學的內容。而且在有關單位實習時,由于企業規模和數量有限,不能安排全部學生實習。所以需要授課老師結合信息化手段和多媒體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模擬過程理解所學的內容。通過理論實踐,增強課堂效率。
(三)教學實施
1.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是讓學生進入課堂的重要環節,授課老師需要增加趣味性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加入到課堂中。有時可以加入一些時政和例子,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交流,讓學學生闡述觀點和得出結論。老師對這些觀點和結論進行點評,及時糾正其中的錯誤,同時還能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2.課堂教學
授課老師再講課之前,可以先通過網絡課堂上傳自己的課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預先學習所講內容。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課堂進行討論,老師也可以對學生有問題的部分進行解答,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識點。通過這個過程,以后即使畢業后,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自己學習其他內容,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三、優化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具體對策
(一)及時與學生溝通,控制好信息量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信息化手段,使一節課的授課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學生的理解消化能力有限,授課教師要控制好每節課的授課量。必要時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難理解的部分要放慢講課速度,注重講與練結合,及時了解學生沒有理解的部分并著重進行講解,保證學生能夠全面地理解授課內容。
(二)真實模擬還原商業場景
在授課過程中,老師需要結合外貿模擬軟件,讓學生分組分別扮演外貿出口中的各個部分,讓學生熟練掌握外貿過程和商業用語,為以后踏入社會打基礎。通過模擬商業過程,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國際貿易專業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授課老師可以在課下布置作業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在課上讓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讓學生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在課上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等綜合水平。
四、結束語
在國際貿易教學中,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結合信息化手段已經非常普遍了。在此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將一些案例融入到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并且除理論知識的學習外,可以模擬一些外貿過程,使學生真實融入到外貿交易中,這樣能夠使學生立體的理解外貿過程中的規則。總之,通過將課堂和信息化手段相結合,方便授課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鄧芳,鐘生根.以競賽推進我國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探討[J].對外經貿,2016(9):156-157
[2]鄭瑩.探究普通高校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經貿實踐,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