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敏
【摘 要】在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著教師個人問題以及學校制度問題。現有的師德師風建設的不足影響了學校、教師、學生的整體發展。在本文中,我從中職教師應該具備的師德師風入手,深入剖析目前中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師德師風 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03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其作用不僅僅表現在傳授知識和學問上,更在于如何教育學生為人處事上。因此,為人師表自身就需要以身作則,使自己具備良好師德師風,能夠產生榜樣的作用。在中職院校發展中,中職教師在自身的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中職教師在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道德和教學觀念上亟需進行轉變和改善,為個人發展、學生成長、學校發展擔當起應有的表率作用和責任感。
一、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師風的表現
教師的師德師風是身為教師應該堅守的職業道德以及風氣,其具體內容包括教師的精神、品質、道德、風范等方面,展現于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實際行為中。師風師德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教育角色中,也同樣表現在教師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中。由于師風師德范圍廣泛,因此針對于中等職業學校這一范圍,我重點探討其教師所需的師風師德的重點表現。
1.思想道德高尚。中職教師的思想道德不僅要符合道德底線,更需要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標準,為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在思想道德的具化中,中職教師必須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
2.社會觀念正確。社會觀念具體表現為政治觀、歷史觀、文化觀、發展觀等,是對中職教師意識形態的更高要求。中職教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還需要表現出正確、理性的各種社會觀念。這樣才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將這些觀念融入課堂教育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角色行為恰當。中職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師的角色,還要在家庭角色、社會角色中表現出良好的道德和風范,需要時刻銘記自身人民教師的職位,對自己的其他角色進行意識和行為的約束。
4.教育理念適宜。中職教師的教育理念不僅體現在學生角度,也體現在自身角度。從學生角度看,教師的教育必須具有人性化、創新化、規范化等特點;從教師自身角度來看,其在教育過程中要恪守工作本分,保持一顆初心,用恒心、愛心、耐心去獻身教育事業。
二、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
上述展開的師德師風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中職教師需要以更加全面、嚴格的要求來管理、規范自身。但是,在目前的現狀中,中職教師的師德師風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一)思想意識層面的不足
1.思想政治覺悟不高。教師是為人民服務的,具有社會屬性,因此教師崗位的工作者都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能夠迎合時代發展,符合時代要求。中職教師不僅要具有正確的政治觀念,更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參與度。在政治參與中,不斷更新自身的理念,實現自我發展。在中職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覺悟不高的情況。教師們對政治思想的學習和踐行興趣度低、參與度低、理解性差,滯后感知時代發展的新動態。
2.奉獻精神缺乏。教師職業“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因此需要具有奉獻精神,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從事教育工作。但是,在中職教師隊伍中,這種奉獻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教師中出現了個人主義,疏忽對待學生工作。
3.物質主義泛濫。如今,社會意識形態中的糟粕,如物質主義、拜金主義等,也對中職教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現有的教師隊伍中,許多教師唯金錢至上、物質至上,將心思放在如何提升自我財富上,沒有精力和時間創新教學工作,不僅沒有出來較好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還影響了學校的整體的價值觀念。
(二)教學觀念層面的不足
1.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中職教師由于職業穩定,因此很多教師在從業過程中產生了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想法,沒有樹立起來終身學習的先進理念。這部分中職教師往往在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中表現的隨波逐流,缺乏主動性、創新性、進取性。
2.觀念傳統,缺乏教學創新。中職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都會使用固定的、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沒有跟隨時代發展而積極探索與轉變新的教育途徑。因此學生在課堂中難以感受到中職教師的活力、創意、熱情。
3.服務意識差,沒有以學生為本。中職教師在教育中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設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并在課堂之外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生活上的問題。但是現有的中職教師不僅在課堂中缺乏這種服務精神,在課堂之外也往往難以聯系,缺乏與學生的溝通、接觸。
(三)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問題的產生原因
1.教師個人原因。中職教師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從自身角度來看,主要源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自我學習能力不足以及自我否定能力不足。
2.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中職教師必然會受到社會不良風氣以及群體不良意識的影響,如個人主義、物質主義、煩躁思維等。但是面對這些來自環境的影響和誘惑時,中職教師如果具有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能夠明辨是非,理清思路,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此,中職教師在自我控制能力上還需要不斷加強。
3.自我學習能力不足。中職教師在思想道德和教學理念上都需要與時俱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我的思想覺悟與教學水平,樹立創新化的教師風范和形象。但是由于中職教師自我學習意識和能力的缺乏,因此在自我轉型、自我管理上存在惰性、效率低等困境,進而影響了良好師德師風的建立。
4.自我否定能力不足。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而言,否定的核心思想是一種“揚棄”,即自我肯定、發揚優秀之處,自我否定、改正不足之處。這種自我否定的觀念能夠引導中職教師不斷的審視自我、分析自我,從而發現不足,走向自我發展和完善之路。但是,由于中職教師自我否定能力的不足,因此沒有辦法及時認識到自身在思想道德以及從業風范上的疏忽,也不能及時進行自我糾正和革新。
三、學校師資力量管理體制上的問題
1.人才選拔門檻低。從學校自身來分析,其教師資源管理制度的不足,也直接影響了教師良好師德師風的建立。目前,在中職學校中,教師的招聘和選拔的規范性不高,尤其在師德師風層面的評判更是缺乏。在選拔過程中,中職學校往往看重教師的學歷、教學經驗以及能力,缺乏對教師“軟實力”的認識和評判,因此容易使思想道德覺悟不高的教師渾水摸魚。
2.教師培訓不到位。 不管是新入職的中職教師,還是老教師,都需要進行定期的教師培訓工作,尤其是師德師風的培訓工作。但是在中職學校中,沒有定期展開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教師師德師風培訓活動等。活動的展開往往帶有隨意性和主動性,沒有規范成培訓制度,因此對于中職教師的約束力和強制力就較為缺乏。并且,在教師培訓的內容安排中,對于思想道德、職業風范等內容的培訓缺乏一定的數量以及質量,因此最終的培訓效果不佳。
3.師德師風考核的不到位。 師德師風屬于人的思想意識范疇,因此難以進行深入、全面的評價與考核。但也正是由于缺乏教師“軟實力”的考核,也使得中職教師在師德師風表現和執行中發生問題。因此,在學校的教師考核中還需要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性占比,并通過各種評價方法來完成評估過程。
四、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師風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教師個人層面
1.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行為。中職教師需要建立自己的終身學習意識和行為。終身學習是一種持續、上升的學習狀態。中職教師要敢于打破思維定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子,不斷接受外來的先進思想和理念。對于中職教師而言,其需要終身學習的內容,包括思想政治學習、正確社會的學習、教學觀念的學習等等。通過思想道德以及教學觀念的深入學習、感悟和運用,能夠提升中職教師的形象,展現一種正能量的師德師風。意識促進、指導人的行為的產生。因此在終身學習開始之前,中職教師自身需要進行自我意識的疏導和開化。在具體行為中,中職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激勵方法和學習理論來幫助自己完善、堅持學習過程。
2.培養道德習慣。思想意識的轉變和發展是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只有最終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夠將師風師德融入在日常生活和行為舉止中。道德習慣的養成首先需要從建立道德意識,然后在潛移默化的學習和行動中不斷加深與鞏固。因此,中職教師應該更加重注日常小事中師德師風的行為和表現。首先從小事開始、從細節開始能夠降低道德轉變和習慣養成的難度,更易于被接受。例如,中職教師可以嘗試在課下主動與學生交流,詢問學生對于知識的疑問或者看法。道德習慣的養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因此中職教師可以制定相關的計劃和規定來進行自我管理和約束。
3.轉移對環境的注意力。人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和群體的影響,因此中職教師為了避免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可以對周圍的不良環境進行隔絕、轉移等措施。首先,中職教師可以避免和不良環境進行接觸。其次,中職教師可以轉移自身的注意力,將精力和時間放在教學設計和教師活動中。通過多參與一些正能量的活動,感受到良好的價值觀念,從而提升自我、發展自我。
(二)學校層面
1.提升教師進入門檻和選拔標準。中職院校在教師選拔的過程應該完善自己的選拔方式,提升自己的選拔標準。在教師招聘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教師思想品德、職業道德等意識形態的評價和選拔。因此,在面試過程中,可以采用非結構化的方式,通過無領導小組、角色扮演等方法,觀察教師在無準備狀況下的“軟實力”的表現。
2.完善教師師德師風的培訓活動。首先,在新入職教師的培訓中,應該重點融入師德師風的培訓工作。新入職的教師工作熱情較高,積極性強,接受態度和能力較佳,因此是師風師德培訓的良好時機。在新教師的相關培訓中,可以采用多元化、創新化的培訓方式,加深年輕教師對思想道德和職業規范的理解。因此,在新教師的培訓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境學習的方式來提升學習的效果。在案例分析教學中,新老師能夠深入案例了解到自身行為規范的重要性,以及在探究中明確自己今后的發展規劃。在情景教學中,通過生動形象的情景模擬,能夠加深新入職教師對于各種實際師風師德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其次,也要同樣注重老教師的師德師風的培訓。很多有一定教學經驗的中職教師更容易產生懈怠感。因此在老教師的培訓中,從內容和活動兩方面入手。在有關師德師風的內容建設中,需要為教師提供各種有關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教學觀念等優質內容。這些內容的傳遞需要進行定期的有規律的集體學習,通過分享會、座談會、培訓會等形式來進行統一的學習和探討。同時,也需要將這些內容放進公眾號、網絡教學平臺等新渠道中,讓教師能夠自我學習和管理。在有關師德師風的活動建設中,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豐富的學習活動、培訓活動,讓中職教師在親身實踐中收獲感悟,增強思想意識。
最后針對目前中職教師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不足,應該對此進行重點的培訓。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應該結合時代發展的特色,讓中職教師不斷學習“十九大精神”,明確現有的政治新理念、新發展,使中職教師在提升自身政治覺悟的同時,能夠將這種政治先進性傳遞給學生。在中職教師的教育理念中,應該對外交流,通過學校之間相互的研討會和交流會,讓中職教師不斷吸收優秀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并在自己的課堂中進行靈活運用。
3.全面考核制度完善。學校需要不斷完善中職教師的考核制度,將師德師風的考核融入到現有的考核體系中。師德師風能夠表現、具化在中職教師的言談舉止中,因此能夠使用行為錨定、關鍵事件記錄等定性的考核方式來進行評估。在評估對象的選擇上,應該具有全面性,中職教師的同事、領導、學生都應該參與其中,對教師的各項師德師風的表現進行評價,最終得出統一的結論。在評估對象的評估中,尤其要注重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教師在課堂中師德師風的展現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真實的,因此學生的整體評價具有較高的參考性和價值性。全面考核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相適應的獎懲制度作為制度支撐。因此,在師德師風考核中表現優異或者突出的教師能夠獲得相對應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而對于師德師風表現不好甚至是有損學校形象的教師應該給予批評、警告等不同等級的懲戒措施。
(三)樹立身邊的榜樣
在意識形態層面的教育中,需要為中職教師樹立可以參照、可以模仿的標桿和榜樣。因此學校應該進行常規的舉薦活動,通過全校的選舉,推選出具有優秀師德師風表現的教師,并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嘉獎。并且為了提升榜樣的傳播力量,通過舉辦經驗交流會與分享會,讓其他的中職教師能夠直觀的學習經驗,吸取他人的長處。有了身邊的榜樣,其他的中職教師能夠通過比較,明白自身師德師風建設的不足,并吸取榜樣的經驗,不斷實現自我成長和完善。
中職教師隊伍在師德師風上的不足,不僅影響了自身的長遠發展,也影響了學生的人格發展以及學校的整體風氣。因此,中職教師的師德師風的建設需要從教師自身、學校等多個角度進行引導、規范和管理。相對于外部的約束,中職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占據了重要部分。因此中職教師需要自己具有“空杯心態”,不斷在外部評價和自我否定中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只有建立健康、積極、正確的師德師風,才能夠保證教育事業的健康、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勤英.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評價機制的評析與重建[J].教育與職業.2018(01).
[2]吳莉.淺談高職教師的師德師風[J].文學教育(下).2018(02).
[3]沈高潔.試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之建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4).
[4]王麗君,胡靜麗.高職學生參與師德師風監督體系建設的路徑探索[J].才智.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