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占強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科目中的一項重要學科,更是小學生感知世界必不可少的基礎科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理解生活,從而提高小學的數學教學質量。本文就針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生活化 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22
數學是小學教學當中一門舉足輕重的學科,正是由于數學這一學科本身的學習難度,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在不斷深入新課改的要求中,讓數學貼近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是每個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重視的問題。為提高教學成績、實現教學目標,目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就出現了各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標中要求,義務教育過程中的根本任務就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社會生存以及更長遠的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和經驗[1]。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最終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都得到提高,進而獲得數學學習經驗。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
一、“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內容
“生活化”教學模式充分的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的弊端,積極響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把學生放到教學課堂的主體位置,改變以往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要鼓勵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后,能夠將數學知識合理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利用在數學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1]。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差,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處理生活中的問題,當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老師可以通過情境設置的方式,讓學生以實踐體驗的方式融入到數學學習當中,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推進數學學習。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三種:情景代入法,探究法以及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鞏固學過的知識,并且能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一)緊扣小學數學教材,要將學習材料實現生活化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模式是指將數學課堂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將數學知識轉變為實際的生活情境,通過在實際生活中的實踐達到學習數學的目的。
但是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并不是單純的將學生的生活情況在數學課堂中完全再現,而是一種數學化的情景再現。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習活動要依托于課本,但不局限于課本,要加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改變數學學習枯燥乏味的學習狀態。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將數學課本的材料進行多樣化,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2]。
例如,教師在講“百分數”的應用題時,可以對教材的資料進行重組。教師在開始講授知識點時,先為學生描述學校周圍的道路綠化情況,然后選擇出一條數學信息,例如“在公路上種植樹木,一共栽了500棵,但總共成活了490棵”,然后讓學生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再由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好的體現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貼近性,更能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要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分析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回歸生活,服務生活。教師應當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從而切實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數學的學習過程,不能僅僅注重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技能的培養提升,更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式方法。小學教師要適當的將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能力與意識。
(三)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的興趣
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數學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當在生活中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要很好地將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通過讓學生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方式,進而達到對數學知識的鞏固的目的。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視學生對數學體驗的積累,幫助學生認識數學。
(四)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所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到生活中去。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盡可能多的制造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這不僅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利息”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布置相關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去了解銀行的利率,并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將自己的零花錢存起來最劃算。這能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有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了解的同時對“利息”的概念知識更加深刻[3]。
三、結語
總結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必須要符合小學學生的認知規律。小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要使小學數學學習過程變得通俗、有趣、生動,讓小學數學學習變得更有活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梅霞.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校園(中旬),2016(7):69-69.
[2]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4):144-145.
[3]陳忠元.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