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語文能力的運用考察,教師應重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有效教學 開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34
一、養成日常隨筆的習慣
隨筆是對生活觀察的記錄,是素材積累的好方式。語文作文的素材如果是來源于生活,那么絕對是有吸引力的、是新穎的、是不可抄襲的。作文的感動在于一個“新”字,內容的新更是決定了一切。小學生看待生活的角度和大人不同,他們會有“新奇”的思想,但卻往往一閃而過。如果能夠捕捉到這種思想,并且記錄下來,就可以成為一篇作文的好想法,是一篇優秀作文的開始。給學生準備一個小小的本子,用來記錄生活中的瑣事,并且也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小事”。
二、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針對小學生好勝心強、模仿性強的心理特點,教師亦可列舉一些貼近兒童生活、能牽扯學生心靈的范例,使學生由此及彼,聯想到與范例相近的人、事、物、景等,誘發寫作激情。探索、獵奇心理也是學生普遍的心理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求知的增強,社會接觸面的拓寬,學生的探索、獵奇心理也愈強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著他們去認識、去探尋。這種心理實際上是少年兒童對未知領域有強烈的求知和征服欲望。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從社會生活中,選擇一些學生感到新鮮而又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供他們辨析。
三、創設寫作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寫作文有興趣,學生在寫作中就會產生無窮的創意。葉圣陶曾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刻意為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學會用心觀察生活。留心生活的每個角落,去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學生在愛上生活的同時,激起學生愛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學生愛上作文。讓學生學會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用手去觸摸,用心去創設情境。
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最基本的文字符號,積累了大量的詞匯,而積累語言材料是語言發展的基礎。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中,多次感性地接觸語言規律,便不知覺的培養了語感。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使他們再寫作時對作文有較深刻的見解。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閱讀有利于寫作,那么,讓學生讀些什么書呢?一般的說,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能力,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需求來選擇適當的有益的讀物。兒童作品貼近孩子的心理,是孩子們喜愛的讀物;關于天文、地理、歷史等的書籍,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而且孩子本身也有探究的欲望,要向他們推薦;人物傳記等勵志類的書,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值得推薦;科幻、神話類的書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也樂于看;童話、寓言、成語故事則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要推薦;經典名著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往往包蘊著豐富的詞匯、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思,是學生汲取養料的最佳讀物。
五、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生活是一切創作的源泉。一切的創作有賴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達和創新意識的產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于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學生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所以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六、有效的作文講評
作文講評是對本次習作的分析和評價。它是習作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既是習作指導的繼續和加深,又是習作講評的鞏固和提高;既是對本次習作情況的總結,又是對下次習作訓練的指導,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講評是作文教學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認真抓好講評這一環節,努力聽講評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通過批改,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使學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優點和缺點。通過批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作文的實際,便于總結作文教學的經驗教訓,及時改進教學,也可以搜集素材,為作文講評做好準備。
總之,作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給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更應注意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好文章。雖然生活在學校的學生,接觸的寫作題材或許要窄一些,但是小學作文教學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只要我們能把握住作文教學的特點,同樣能闖出一番新天地。
參考文獻
[1]王獻玲.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期刊論文]-華章,2010(13).
[2]許立新,《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學周刊B版》,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