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仙
【摘 要】實驗是物理這門學科的產生基礎,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和定論都是經過實驗認證過的。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從廣義上來說就是引導學生從深層次認知物理,從而能夠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合理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學科素質。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技能 提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98
一、培養學生熟練掌握基本實驗流程
物理實驗具有在大范圍內共通的實驗流程,科學嚴謹的流程可以保證實驗順利進行,避免在操作中出現混亂而造成實驗失敗。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儀器的使用,初中物理實驗離不開儀器的輔助,學生如果連儀器操作都會出現錯誤,那么整個實驗的可行性就會跌落谷底。初中物理比較常見的一些實驗儀器有:量筒、天平、秒表、溫度計、電阻、燒杯、吸管和電流表等等。教師要在進行實驗之前,向學生介紹這些儀器的組成、用途和使用方式,幫助其熟練使用,這樣就不會出現因為讀數錯誤而造成實驗失敗等現象的發生。
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如何明確實驗目的、如何尋找實驗原理和如何設計實驗方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實驗目的、原理和方法是保證實驗有序進行的基礎。比如在進行串并聯電路相關的實驗時,其大部分為驗證性實驗,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指導整個實驗的進行,其中最重要的參考連接電路圖就包含在實驗原理之中。
最后,實驗數據的記錄同樣重要。初中物理實驗除了有電學實驗那種的驗證性實驗以外,還有分析性實驗和計算性實驗。正確記錄數據是實驗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要求學生在讀數時使用正確的方法,比如在量筒中讀出液體的體積,要以液體平面最低處切線所對應的刻度為標準讀數。
二、加強學生在實驗課堂的主體地位
體現學生是實驗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動手操作才能體現初中物理教學的價值。教師更多地應該體現其引導作用,觀察學生的實驗步驟,發現問題并及時提醒,如果學生自身或者同學之間交流后可以解決,那么教師可以信任學生的這一學習行為。如果學生無法獨立解決實驗中所出現的問題,那么教師就需要及時提點和指導,避免因為一兩個困難而造成實驗無法在預計時間內完成。對于一些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減少實驗步驟,讓其能夠完成最核心的實驗操作。
比如在電學實驗中,教師可以選擇數據為整數的電阻和電源,用最基本的串聯和并聯電路圖進行連接,這樣在讀數電流表和歐姆表的時候就相對于來說比較容易。
三、精心的設計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有效地實施物理實驗教學是最好的教學途徑,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欲望,就要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入手,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設計出對應的情景教學內容,通過情景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不斷的情景創設中開動腦筋,不斷獲取新知識。
例如,在學習《電的原理》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的情景:在下雨天,有一只小麻雀站在電線上,如果被雷電所擊中,它還能生存下來嗎?在下雨天,為什么會先出現閃電,然后在有雷聲呢?等一些問題,這樣形成一個問題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對問題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并且由于創設的場景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這樣比較真實和具體化,學生也很容易的融入到其中。通過以上的例子,學生可以加深對觸電原理的理解,同時還復習了光速和聲速之間的大小問題。
四、重視學生對物理的猜想,鼓勵學生主動實驗
心理學研究發現,盡管有一些事物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沒有見到或是經歷過,但是人們的思維卻可以在頭腦中創造出事物的形象。簡單的來講,這樣的思維基本上相當于人們的想象。有時人們可以借助這樣的想象可以預測到事件后續的發展或是最終的結果。而人們的預測和猜想行為實際是人們思維創新的體現。通過實驗可以了解到,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是來自人們的想象。因為有了想象,人們才會發現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的;因為有了想象,才知道法拉第根據電能生磁,聯想到磁能生電,最終發現電磁感應的定律;可以從中學習,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猜想和推測進行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用談太大的設想,只是用這些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比如,在學習《沸點》實驗的時候,學生猜想用紙鍋燒水,紙會不會被點燃,水還能不能沸騰。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幫助學生測試自己的猜想,發現這是可行的,但學生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教師可以適當的給學生注入一些新的知識,告訴學生實驗原理。這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的思維不僅揭示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也可以創造出更新穎、前所未見的教學效果。對于初中生來說,培養創新思維是當前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活動的重點從關注學習結果轉為重視學習過程,給學生留出自主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用新的教學理念組織課堂,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的思想,設計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物理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假設,讓學生學習如何通過猜測來解決問題。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塑造。在實際的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一些物理學家的故事。
例如,通過了解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故事,學習他愛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怕困難,用于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重要的意義。
六、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實驗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明顯提升的,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時候,要掌握正確地教學手段,增強其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