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朝俊
【摘 要】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必將會讀到大量的文本類材料,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語文素質(zhì),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并且?guī)訉W生全面發(fā)展,有效應用語文知識。本文主要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03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diào)動閱讀的積極性
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引導學生們進行自我閱讀,讓同學們真正的喜歡閱讀,愿意閱讀。為達到目的,教師應該巧設民主場景,給予學生們充分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學生可以有權利的選擇自己的閱讀順序,并且提出自己閱讀的觀點,老師不得加以干涉。
例如在進行“背影”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孩子自由的進行閱讀,閱讀的方式也可以自己選擇,同學們可以分小組,或者自己獨自品讀文本,最后由學生們在閱讀完畢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閱讀的感受。只有在這種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才可能真正的讀懂書中寫的是什么,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中的真實情感,進而引發(fā)情感共鳴,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閱讀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面對一件事物最真實,最理性的情感表達,學生面對一件事物的最初印象便是充滿興趣,或者平淡,或者厭煩,這樣的三種不同的情況,帶來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只有對一件事情充滿了興趣,才會抱著飽滿的激情去認真學習,去思考,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中的閱讀的過程中也要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語文課堂上,枯燥乏味的現(xiàn)狀,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場景,記住豐富的形式,依托何種朗讀評價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創(chuàng)設鮮活場景,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教師不能簡單枯燥的讓學生們直接進行朗讀,教師可以選取很多形式去將朗讀環(huán)境變得生動起來,教師可以提前在教師中粘貼各種鳥類的照片,設計ppt,帶同學們認識各種鳥類,選取一些輕柔的歌曲,讓同學們在閱讀時放松心情等,這樣的方法,可以更加容易的將學生的思想和課文只能夠進行鏈接,帶給同學們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同學們可以更加好的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借助豐富的形式,激發(fā)興趣
教材中的文本種類多樣、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節(jié)奏感強烈的詩、語言美麗的散文。教師通過以繪畫、唱歌、演出等形式呈現(xiàn)文本內(nèi)容,將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起來,把學生帶入文本的語境,刺激心靈的感情,加深對他們的授課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驗。
語文閱讀課堂是一個感情交流的課堂,和一般的感情交流不同的是,教師是通過書本和當時寫文章的人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感受當時他們的所思所想,用自己溫暖的心靈去感受文字的溫暖,并且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用多種形式去引導學生,打開學生的心扉。
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教師便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引導,教師可以先用電腦播放一個沉痛的音樂聲,并播放一些當時地震中留下的圖片,教師在適當?shù)臅r機也應該加上一些語言的引導,讓同學們感受到人類在大自然災害面前的心情,并且即使在這種艱險的情況下,教師人間父母和學生真正的大愛,進而帶動學生融入其中,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三)依托各類朗讀評價,激發(fā)興趣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職員工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的不同的情感體驗,不可以對不同的聲音進行否定,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教師教職員工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講出他們心目中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將教師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并要求教師的想法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閱讀過程中閱和讀是兩個最基本的技能,教師針對學生的讀應該給予一個朗讀的評價。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閱的情感體驗加入到讀中,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挑戰(zhàn),一次教師應該注重朗讀評價,給予學生正確客觀的朗讀評價,進而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一個孩子在讀朱自清的《背影》時,他一大口氣全部朗讀出來了并且聲情并茂,朗朗上口,教師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夸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對于課堂的認同感和對于朗讀的喜愛程度。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朗讀得磕磕巴巴,詞不達意,教師應該怎么對待孩子呢,教師同樣應該夸獎他,夸獎他的勇敢,敢于嘗試,即使并沒有成功,但是他起碼勇敢地站了出來。這樣的大聲朗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提高教師語文閱讀能力過程,教師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句子的理解程度是遠遠超過默讀的,并且可以在閱讀中讓同學們有所感受,進而為自身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三、總結(jié)
閱讀是一束光,可以照亮黑暗的夜空,閱讀時一棵樹,可以在炎炎的夏日帶給人們一絲愜意,教師在小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視閱讀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講授過程中,不斷學習,解放思想,開闊眼界,總結(jié)出更加先進的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水平,為我國的下一代健康成長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玲.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學周刊,2018,(35):123-124.
[2]張冬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35):130-131.
[3]苗春山.探討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點睛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