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元
摘 要:語文素養包括語文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語文知識、語文積累、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態度和人文素養等。其不僅是學習語文的基礎,而且還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如果語文學好了,對于學習其他科都會有莫大的幫助。語文核心素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而且其對于學生的生活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關系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所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基于此,淺談在語文課堂中培養核心素養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語文素養;核心;培養
語文素養不僅包括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其還包括體現出來的文學、文章學識和人文情趣等人格修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感、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語感仿佛是上蒼賦予人類所特殊的感知語文的領悟力,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捕捉語言的能力和領悟力。而且這個還與各人的生活經歷有關系,與生活成長環境也有關系。而語文教學的核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自己研究語文,去創造我們的語文,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語感是培養語文素養的核心。語感好了,那么很多問題就可以無師自通了,而且還會很高興,這是自己的天賦使然。一個好的語文學習方法會讓你學語文學得十分順利且流暢。而語文的學習習慣則是你語文一直那么好的原因。方法和習慣是學習語文的原動力,會指導語文的學習。
一、教學要給學生兩個實用的課堂
一是“情感的課堂”,語文老師講課一定要融情于中,有激情,否則很多學生都會感到十分枯燥。有激情也是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所要必備的。學生是處于門外的,其要進入這個門,老師要引領,要吸引我們的學生進來,就要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據調查顯示,很多學生聽理科的課都聽得特別認真,但是唯獨語文課則十分懶散,甚至存在一個班只有幾個人聽課的現象。這樣的語文課是很悲哀的,這樣的語文老師也是很失敗的。所以語文課一定要有感染力,不能僅僅只講知識,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情融進去。二是“交流的課堂”,語文是最具開放性的一門學科,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實現文本交流和師生交流等,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其和自己交流,也可以質疑課本上的觀點,還可以組織學生自己進行交流,互相發表見解。老師應該多聽聽學生的觀點,很多時候他們的觀點可以給當今的老師以深刻的反思和體悟。
二、立足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要想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語文課一點也不感興趣,那么又怎么可能學好語文呢?語文課要想十分有趣,語文老師一定要下工夫,在導入課的時候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而且上課的形式可以多變,還可以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熱愛什么樣的教學模式,畢竟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一個受歡迎的語文老師一定是一個在教學上十分認真,且在教法上獨具個性的老師,還一定是對教學下了很大工夫的老師。還有就是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精神。探究精神也決定著一個學生是否可以在語文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而且要想學好語文,一定要有探究的精神。再就是要注重朗讀品評和感悟,選入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都是一篇篇美文,值得大家慢慢地品味。
三、教正確和美妙的語言
語文教學對語文老師的語言要求很高,其不像其他學科一樣,把道理講清就可以了,其他學科的講授,可以用很通俗的語言,但是語文學科的學習就要講究語言的美妙和精準。決不能出現病語、冷語、臟語、咒語和煩語等,要進行多方面的美妙的教學。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曾經就說過,“教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語文老師可以緊緊抓住我們的教材,多多學習里面的語言,體會那里的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妙。課本上的語言往往是經過千思萬慮的,很具代表性。而且語文教學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把語文生活化,把報紙、雜志、圖表、新聞欄目的語言運用到教學語言中。老師還可以廣泛收集課外資料,推薦給學生閱讀,讓學生感知廣闊的語文天地,在語文天地里盡情地遨游。語文是一個極具魅力的學科,也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科,里面有眾多的知識等著學生去挖掘去傳承。中華民族也需要具有精深功力的語文素養者。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很重要的,這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只要學生的素養好,再加以正確的領導,學好語文是指日可待的。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素養的培養,形式可以多樣,但一定要滲透其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課堂交給我們的學生,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體悟作者、探究課本、注重積累創新,相信通過這樣,學生的核心素養定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周良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
[2]杜天會.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0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