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
摘 要 目前,高職院校的發展和改革面臨較大的機遇與挑戰,教育部對高職院校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但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存在一定困難與問題,高職院校輔導員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能,急需培養并提高其職務能力,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特點,并于本科院校輔導員工作進行對比,提出了培養輔導員職業能力的途徑,并給出了實施的建議。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輔導員 職業能力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35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 greate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laces high expectations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unselors have been given more functions and are in urgent need of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ir job capabil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sel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ares the work of the counselors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proposes ways to trai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the counselors, 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ways
0 前言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是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1]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是一種職業,從事這個工作崗位的輔導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才能正確履行崗位職責。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普遍存在政治素質不硬、職業能力不強;崗位定位模糊、職業認同感低等問題。[2]
高職院校從事學生工作的專業人員,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3]高職院校要結合目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特點,理清當前學生工作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提高輔導員職業能力,做好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為高職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特點
(1)學生情況復雜導致輔導員工作難度大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生源結構多樣化,導致學生基本素養逐年下降態勢。 高職院校錄取學生分數線逐年下降,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不愛學習,忽視了個人素質培養。并且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家庭及個人忽視了對基本文明禮儀、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這導致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面對枯燥的專業課程學習、充裕的業余時間、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很容易就沉迷于網絡和游戲,更有甚者癡迷網絡借貸和賭博。由此造成,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學生養成教育、日常管理、實習就業指導工作上面臨的困難要比本科院校大得多。
(2)學風建設工作成為輔導員工作的“頑疾”。高職院校學生來源復雜,有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還有參加單獨招生考試的中職生,以及參加技能高考的中職生。學生起點不同,文化基礎、學習能力、態度差異較大,由此,引發了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到課率低、學生考試不及格比率較大、學習完全跟不上進度,無法適應高強調的學習,紀律散漫、學風渙散等。學風建設成為輔導員工作中一個頑疾,難于根治。
(3)輔導員帶班人數較多,事務性工作繁多,難以有效對學生進行管理與教育。高職院校由于輔導員待遇普通不高,為了保證自己收入,輔導員不得不加大帶班人數, 以期獲得更多的帶班津貼,就筆者所在學院,帶班人數達到300人以上,也是經常見到。 輔導員精力有限,由于帶班學生太多,根本無法關注到每個學生。輔導員如果沒有超強的管理水平,往往是疲于奔命,事倍功半。整天忙于事務性的工作,無法潛心學習提高自己管理水平。
(4)學生安全事故發生的機率明顯大于本科院校。高職學生由于大多來自農村家庭,特別是留守兒童居多,經過多年無人管教,個人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明顯弱于來自城市家庭的學生, 普遍自我管束能力較差,較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自我意識又極強。 所以高職院校學生失聯、心理疾病頻發、寢室矛盾沖突、酗酒等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最近兩年頻發的校園貸事件,在高職院校大規模爆發,輔導員在處理突發事件的心理壓力遠大于本科院校。
2 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途徑
(1)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應變能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①加強輔導員的入職培訓,以資深優秀輔導員為培訓師資隊伍,向新入職輔導員傳授基本工作的知識與技巧,同時鼓勵新老輔導員之間相互交流好的經驗與做法,取長補短。
②學校學工部門組織部分優秀的輔導員老師一起,編寫輔導員工作手冊,將本校一些常見、重要的學生工作內容,特別是學生重特大事件處理辦法、緊急意外情況處置程序和辦法,以工作程序、指南以及案例的方式進行匯編,將歷年輔導員工作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固化下來,形成一定的工作指導和規范,引導輔導員正確地開展工作,應對復雜事務,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③為年青輔導員設立職業導師,安排優秀的輔導員、學生工作干部指導其工作,幫助其盡快適應學生管理工作。
④將輔導員派到學校校辦、學工部、心理咨詢中心、教務處等部門進行頂崗、實踐。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讓其迅速熟悉與學生相關的事務的程序、方法、規定,強化與這些部門人員的溝通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在這些事務繁雜、任務繁重的部門工作,使輔導員在心態上更加平衡,培養其責任意識、應急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大有好處。
(2)建立學生基礎知識教研室,整合輔導員資源,培養壯大基礎課程教學輔助力量。這樣的教研室不是原有學校公共基礎課教研室的簡單擴大。而是新建設的機構,由公共基礎課教研室負責人來牽頭, 主體是輔導員老師,目的是將具有很好學歷和一定專業的輔導員老師資源進行整合, 按照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標準,建立數學、英語、計算機基礎能力標準,輔導員老師通過考核與培訓, 持證上崗,對自己所帶學生的基礎課程指導、輔導,開展與之相關的第二課堂、課外活動等。
(3)建立專業為單位的就業指導導師制。 聘請輔導員作為學生的就業導師,做好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對學生的應聘、實習、就業以及就業后,進行全程的參與、指導與監控, 這樣輔導員在日常學生學習、實習、就業組織工作中,有了更加深入的依據,真正把實習、就業與學生在校的過程培養有機銜接起來, 工作起來,更加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4)建立校內和校外、線上和線下的輔導員能力培訓班。一方面,將校外的成熟的團隊拓展培養引入學校定期對輔導員和學生干部進行團隊協作培訓和拓展,提高其契合度;或者定期組織優秀的輔導員去外校學習交流。另一方面,由于輔導員工作繁忙,不能抽出大量時間進行完整的學習,可以組織線上學習,參加國家行政學院組織的專業培訓,或者請資深的學生工作人員以及領導,開設業余培訓班,系統教授團隊建設與培養的方法與技巧。
(5)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和考證,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咨詢的能力。一方面,學校應該鼓勵輔導員參加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培訓并考取職業證書,對取得證書的輔導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另一方面,組織輔導員講授心理健康素質拓展課程,并且讓獲得證書的輔導員老師參加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其迅速通過實際心理咨詢案例實踐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心理咨詢的工作能力。
3 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途徑順利實施的幾點建議
以上職業能力提高的途徑是否能夠有效實現,面臨的困難巨大,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上下應該要統一思想,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力軍,和專業課老師一樣,是學生在校期間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他們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學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發揮輔導員的能力與潛力,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高職教育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從學生的培養的角度來看問題,一切有益于學生的工作都值得學校上下為之付出努力。
(2)納入預算,經費保障。輔導員工作怨聲載道,工作繁瑣辛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和學校其他老師比起來輔導員地位低,待遇差,更影響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以上途徑的實現,如果沒有經費的保障,也是很難持續下去的。這也需要全校統一思想,領導足夠重視, 才可能納入學校的正常經費預算。
(3)加強考核,職稱待遇掛鉤。輔導員提升自身職業能力,需要有政策引導,通過培訓、考核、檢查,將結果納入輔導員職稱評聘、專業津貼考核中,就有了工作的抓手,事半功倍。
總之,目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學生工作到了一個重要的轉型期,輔導員如何適應這個轉型期,其職業能力是否能夠跟上,將影響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工作的步伐。高職院校從領導到普通老師,都應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將廣大輔導員隊伍建設好,為學生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錫輝.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探析.教育教學論壇,2012(23):26-27.
[2] 賈德民.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探析.職業技術教育,2015(2):78-80.
[3] 朱毅輝.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