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蓮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深化醫藥改革進程中控制醫用耗材使用、降低醫保基金支出、降低醫院運營成本的醫用耗材管理模式。醫用耗材成本控制工作是醫院經濟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醫院制定了強化醫用耗材管理的對策,加強監管力度,建立醫用耗材監管平臺增設管理軟件、完善醫用耗材使用效益分析系統、細化預算管理,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物資管理系統,改進醫院醫用耗材管理模式,從而降低醫用耗材在醫院運行成本中所占比重、減少醫保基金支出,取得減輕患者負擔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 醫用耗材 成本管理 效益分析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就要改善醫療服務,但隨著醫學技術發展迅速人們對健康醫療需求日益提高,醫療支出增長迅猛,直接導致醫保難以承受,決定了我國醫改政策的方向,所以在新政策的指引下,醫保控費成為醫療行業的重要任務。而醫用耗材作為醫療費用的重要組成, 醫用耗材隨著時代的發展呈現多樣化、規模化,醫用耗材費用在患者就醫總費用及醫院運行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控制醫用耗材成本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就醫用耗材成本控制管理及效益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新醫改形勢下提供思路和方法。
(一)醫用耗材分類缺乏統一標準
醫用耗材分類和編碼方式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增加醫用耗材管理難度。目前醫用耗材種類繁多,包括進口、國產,還有不同種類、規格型號、廠家等,即便是同類產品的性能、結構等也有差異;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很多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廣泛應用,而行政管理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各相關部門各有各的規定,至今沒有統一的標準的物資分類標準和名稱。
(二)管理監管力度不足
1、缺乏耗材分析管理軟件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自2011年起,建立了以信息化為基礎、滿足醫用耗材采購、入庫、出庫、基礎的檔案的管理等業務工作的醫療物資管理系統,但還存在信息利用率不高、功能簡單等問題。如財務收費系統相對獨立等,信息流未實現供應鏈上下游的整體貫通,也存在醫院信息孤島。設備科只能了解各科室醫用耗材的領用量,領用耗材后無法跟蹤使用情況。
2、庫存管理不完善
缺乏臨床科室耗材預算管理。目前醫院醫療物資管理系統只能滿足醫用耗材采購、入庫、出庫等業務工作,而財務收費系統相對獨立,造成設備科耗材管理人員無法跟蹤臨床科室醫用耗材使用量,不能利用信息系統追溯使用情況和盤點,只能靠科室人工盤點后上報數據,造成部分科室庫存量大,貨物積壓,增加醫院運行成本。
3、科室重視程度不足
臨床科室對合理使用醫用耗材不夠重視、經濟意識不足,如手術室、供應室、介入室、內鏡中心等科室只負責領用的醫用耗材,而實際使用科室是各臨床科室,患者手術結束后根據使用情況進行結算,財務月底統計后再按實際使用額細分到科室,造成使用科室成本數據不及時、不準確。
4、欠缺醫用耗材使用分析指引
缺乏耗材分析管理軟件,科室不能實時了解醫用耗材的使用的情況。管理人員沒有做好相應的耗材分析反饋給使用科室,沒有及時有效指導科室進行合理使用耗材。
建立醫用耗材監管平臺,醫用耗材管理系統增設管理軟件,數據的采集可依托醫院 HIS(health information systern)系統,在設定準確的成本和收益的核算項目后,將所需要的數據歸納到相應的核算單元,通過公式的計算得出。對科室耗材消耗情況進行月度、季度、年度統計分析,利用數據的分析結果,指導臨床科室進行合理使用耗材,從而達到降低醫院運行成本和減少浪費,優化醫院醫用耗材管理流程;同時耗材管理人員、科室負責人通過平臺實時查詢各醫生耗材使用量。
建立醫用耗材使用效益分析系統,成立醫用耗材分析小組,對科室耗材消耗情況進行月度、季度、年度統計分析,利用以下的數據對醫用耗材管理進行指導: 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占比、醫用耗材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住院病人人均耗材使用量。同時為耗材使用中存在問題的臨床科室提供分析報告,發揮效益分析小組的作用,加強對耗材效益分析工作。
實行科室耗材定額管理。按照醫院總體要求,結合各科室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和業務量,取近三年科室醫用耗材使用量平均值為基礎,設定耗材指標:耗占比、百元耗材占比、人均耗材費用等,設定醫用耗材采購額度作為年度采購量參考標準,同時測算出每月的耗材使用量定為科室月預算,月預算的完成情況納入科室績效考核內容,以此增強科室人員的耗材成本控制意識。
醫用耗材庫存監測功能。醫用耗材管理系統增設預警功能模塊,依據各臨床科室醫用耗材使用情況、歷史采購量,自動觸發補貨單,設置庫存量上下限,當庫存量低于或超過閾值時,系統自動彈出預警提示;同時對各臨床科室醫用耗材庫存量進行實時監控,實行動態管理庫存,提高人員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物資管理成本。在信息系統中增設工作預警管理功能,從而指導科室正確合理的使用醫用耗材。
細化預算管理。合理的預算可規范醫用耗材的采購活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的政策要求,實現“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 元以下”的目標,九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用耗材的合理使用”。因此,醫用耗材成本控制管理。必須推行臨床科室耗材預算管理,減少不必要的耗材庫存,各科室根據醫用耗材信息系統歷年記錄的數據,可測算出各科室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占比、醫用耗材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 住院病人人均耗材使用量、年用量的增幅,細分低值耗材與高值耗材的占比等,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分析,結合各科所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和業務量,制定出各科室年預算,最終由耗材管理委員會批復各科室的預算指標,各科室依據此預算指標制定耗材采購計劃。
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伴隨著醫用耗材的創新應用,所有醫療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實現都離不開醫用耗材的支持。如何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地采購管理和使用醫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的管控成為國家醫改決策者和醫院管理者亟待思考的問題。
2017年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運用醫用耗材全程動態監管模式管理對高值耗材進行監管,增設高值耗材職能柜管理系統,成立醫用耗材分析小組,加強高值耗材的管理;同時將使用中的醫療器械管理系統與供應商醫療采購平臺和財務系統打通形成供應鏈管理,高值耗材在手術中直接可以計費,避免了多收費、錯收費等降低差錯發生,供應鏈全程采用條形碼管理,實現高值耗材可追溯;實現了耗材信息流從供應商到患者使用的貫通,對院內供應鏈進行了流程和制度的優化。同時根據《佛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關于印發<關于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方案>函》的要求,經醫院辦公會議研究同意,為進一步規范醫用耗材的使用管理,擬對止血和縫線類品規進行篩選,以減少耗材品規數量,控制品規價格和醫療費用,以止血類、縫線類耗材為例,將止血類耗材品規數量減少了79.7%、平均單價減少了0.64%;縫線類耗材品規數量減少了82.1%、平均單價減少了54.6%;項目實施后,耗材領用金額較同期下降17.42%。因此我院制定的多項相關方案正在有序推進中,耗材精細化管理的成效將逐步顯現。
目前醫用耗材管理系統只能滿足醫用耗材采購、入庫、出庫、基礎的檔案的管理和數據統計,而對于效益分析、成本核算、定額管理、決策信息提供等功能模塊有待進一步開發;數據統計分析還是靠手工操作,存在統計和決策風險。應將耗材庫存數據與患者的實際使用關聯,保證醫院全成本核算各種數據的有效性和實時性,提高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和共享性,改進醫院醫用耗材管理模式,從而降低醫用耗材在醫院運行成本中所占比重、減少醫保基金支出,取得減輕患者負擔的社會效益。
[1]趙奕華,李鑫,王水,等.公立醫院改革背景下醫用耗材管理的困難與對策[J] .中國醫療設備,2012 , 27 ( 11) : 100-102 .
[2]衛生部.控制就醫成本納入醫生績效考核[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32 (10) :75 .
[3]吳敏.醫院物資流程規范化管理的探討[Z] .會議論文, 2012 .
[4]張堅.醫院耗材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的應用[J]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2013(4): 304-307.
[5]李涵,錢明理.醫用耗材成本控制方法及效益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12 , 19(3): 244-246 .
[6]劉芳菲,張愛軍.醫院物資管理需建立二級庫房管理系統[J].科技與企業,2012,(7): 54-56 .
[7]張玨,張鳳勤.現代供應鏈管理在醫用高值耗材管理中實施的可行性[J] .中國醫學裝備, 2017,14(1) : 12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