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有一句老話:“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這句話講的就是激勵這種行為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眾所周知,每個人都需要得到肯定和認同,通過別人的肯定,人們才能夠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地繼續(xù)自己的事業(yè)。而在課堂教學中,激勵的作用同樣十分重要。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正處在被動學習的階段,自己還不能夠?qū)ψ约旱男袨樽鞒稣_的評價,在這個階段,教師對孩子們的小小的一句表揚、一份小小的獎品就可以極大地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嚴師出高徒”的理論早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在的教師,教師更愿意采取激勵的手段來幫助學生,在這篇論文中,我將會對激勵教學的作用進行闡釋,幫助教師更好地發(fā)揮激勵的作用,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激勵;小學語文;應(yīng)用
小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在這其中很多語文問題是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異想天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答題,他們的答案往往和標準答案南轅北轍,讓老師無法判斷對錯。這時有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會直接判錯,這種行為不但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妨礙了學生自由發(fā)展的道路,同時也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不愿意再自己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可以采用激勵教學法,通過不斷的鼓勵讓學生保持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提高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愛上語文。
一、 利用激勵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真正讓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不是懲罰,而是鼓勵,通過鼓勵可以樹立起一個人的信心,幫助他繼續(xù)學習。同樣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可以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的信心。那么,教師應(yīng)該怎樣通過激勵教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例如在課文《文言文兩則》的“兩小兒辯日”中,教師就可以采取激勵教育的方法。在“兩小兒辯日”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課下的注釋翻譯,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的問題,例如學生可能會把“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翻譯成:“太陽開始出現(xiàn)時大的和車的蓋一樣,等到太陽到了中午就像盤子一樣,這不就是因為遠的小近的大嗎?”這句翻譯中出現(xiàn)了很多的錯誤,但是翻譯的大概意思是對的,教師不應(yīng)該只關(guān)注于小的錯誤,而忽略了學生的正確的地方。教師可以先表揚學生:某某某同學的翻譯很好,整個句子的意思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有一點瑕疵,比如我們可以把“日初出”翻譯成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這樣大家覺得是不是好一點……通過委婉的方式糾正學生的錯誤,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同時學生由于受到了表揚,在之后的學習中會更加努力,一舉兩得。
這樣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在學生的課后習題中,例如在《楊氏之子》這篇課文中,課后問題是: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這時候?qū)W生可能會回答出一些異想天開的答案,例如:“楊氏之子利用孔雀的美麗來反駁孔君平的楊梅的丑陋。”這類答案和標準答案完全不搭邊,但是學生懂得思考,運用了自己的想象力,所以我們不能直接說學生的答案是錯誤的。這時教師要有耐心,要采取激勵引導的方法來引出正確答案。教師可以這樣說:“某某某答得很好,孔雀的確是美麗的鳥兒。但是我們來想一想為什么孔君平要說楊梅呢?為什么楊氏子要用孔雀來回答呢?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么聯(lián)系?”這時學生很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姓氏,老師的教學目的也就達成了。
二、 利用激勵教育,改變課堂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幫助教師達到教學目的,可以說,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一堂成功的課堂的基礎(ch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采用激勵教學的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例如在課文《竊讀記》中,由于課文比較長,學生們可能會在學習過程中喪失興趣,課堂氣氛會越來越低沉,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越來越差,這時教師就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讀到:“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的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時,老師可以鼓勵同學說出自己的相似的經(jīng)歷,并且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獎勵。有些學生可能會說:“我趁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偷偷看電視就是這種感覺?!睂τ谶@種情況,老師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可以這樣說:“某某某說的感覺老師覺得大家可能都能體會,的確和作者的感覺一樣,所以我要表揚某某某同學細心觀察生活,但是同時我也要告訴同學們,有時候我們可以從電視里學到很多東西,但是經(jīng)常看電視會影響大家的視力和身體健康,所以我們看電視時一定要征求爸爸媽媽的同意好嗎?”這時學生的答題信心不會受到打擊,課堂氛圍也十分活躍,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的。
三、 利用激勵教育,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離不開老師的課堂教育,在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講解和問答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但是不當?shù)慕虒W方法也會禁錮學生的思維活動,所以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而激勵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例如在課文《尊嚴》中,這個故事是有著一定的邏輯順序的,但是學生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是很難注意到的,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要求學生記下每一個事件,例如:1. 沃爾遜小鎮(zhèn)上來了難民;2. 難民們接受了市民的幫助;3. 年輕人不接受幫助;4. 年輕人看重尊嚴選擇勞動;5. 年輕人成了富翁。這樣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年輕人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同樣的學生也就明白了自尊的重要。教師可以獎勵每一個寫出了完整的邏輯鏈條的學生,通過讓學生思考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 結(jié)語
激勵教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效的,通過激勵教育,學生不但可以更加開心、快樂地學習,同時也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教師通過激勵教育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彭洪學,胡成文.小學語文激勵性評價的誤區(qū)[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7):20.
[2]于亞菊.試論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7):147-148.
作者簡介:陳淑玲,小學高級教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