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這一環節在小學語文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提高閱讀質量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的教育多數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階段,小學語文閱讀的教育方式受到了許多限制,不利于小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但是在素質教育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就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做出研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情境教學法也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并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有計劃、有根據地設計出一些有關于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用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是指教師利用一些手段創設出一些關于有關教學任務的場景,來渲染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的一種方式。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課上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難免會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所以,利用情景教學法進行閱讀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閱讀。
一、 加強情景閱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的語文教育中,大部分以課堂為局限性,這樣雖然能讓學生暫時掌握教師所講內容,但是不利于學生的課后理解,因為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接受知識。在新時代的語文教育中,要人性化,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閱讀,就是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
所以教師要為孩子們創建閱讀情景,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閱讀時找到課文中所描述的感覺,也就是要讓學生身臨其境。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習《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可以渲染春節氣氛的音樂和視頻,來讓學生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可以全方位地讓學生感受老北京春節時候的那種熱鬧,讓學生了解老北京當地的民風民俗。有了這樣的閱讀情景,學生很快就可以融入情境中去,而不只是通過書中枯燥的文字了解課文,這樣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對閱讀更加有興趣,讓學生的閱讀更加專注,也可以很快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和閱讀水平。
二、 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要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課堂就必須確保信息技術設備的完善,這是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在一定程度上,硬件設施是否完備決定了信息教學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須要保證諸如電腦、投影儀等硬件設備可以滿足全體師生的教學需求,并且為教師提供尋找網絡資源的有效便捷的途徑,讓教師在硬件設備完善、網絡資源豐富的條件下進行語文教學,讓信息技術成為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技術手段最初運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時,往往是只利用計算機和投影儀來展開教學的,除了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授課的方式基本沒有什么變化。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飛速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多媒體利用的方式已經越來越滯后,對此,小學語文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必須革新和拓展,如利用社交軟件加強與學生的聯系,或是教師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運用微課進行集中的指導和解答,讓學生加深印象等,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進行拓展和補充,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例如,在小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柳樹醒了》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課間為學生播放關于柳樹的圖片和一些與柳樹相關的知識,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直觀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興趣。
三、 將課本作為閱讀的根本
語文這個學科充滿了人文氣息和人文精神,同時,也充滿了智慧,是現實生活中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語文學習已經不再局限于課本中的閱讀,而是深入到各個方面。拓展閱讀不僅能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夠增加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想要學習好語文,感知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想要理性認識事物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對事物有著感性的認識,而閱讀能力,就可以增強學生對事物感性的認識。要想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從小學生接觸最多的語文課本著手,小學的語文課本是最權威、最全面、最適合小學生的讀物,是通過多層審閱審批之后收錄到小學課本中的文章,里面大多為著名教育家的著作,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利用好教科書這一重要的教學工具,仔細研讀,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和閱讀體驗。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首先,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來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熱愛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
參考文獻:
[1]梁松林.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8(2):55.
[2]宋志云.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196.
作者簡介:李玉華,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