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
【摘要】新課改的推進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得到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更是備受重視。數學作為小學課程里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乃至社會的進步發展都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此背景,以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研究對象,以期能進一步完善小學數學核心素質培養的相關措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59-02
一、引言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文化素養備受重視的當代,關于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育界內外都是廣受關注。核心素養,即是三維教學目標在新時期的新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反哺于社會。小學階段,數學核心素養是綜合素質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提高關注度,對學生日后自身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綜述
1.核心素養相關概念
一個人各項素質中最核心的、最具代表性的品質就是“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被包含于核心素養中,即數學學科中,眾多素養中的核心成分,其包括了眾多的內容,具體為數學知識、數學專業技能、相關價值觀念等。一個具有良好的核心素質的學生,能夠更客觀、更科學的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接受也更加容易[1]。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也與新課標改革的三個課程目標相契合:即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使小學生體會數學思維、感悟數學思想。
2.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1)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都有著促進作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形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2)提高小學生運算能力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含著小學數學的學科知識和數學技能,運算能力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數字運算能力與數學專業能力直接掛鉤,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同時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2]。在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具備一定運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帶動了數學專業能力的增長,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抽象的知識點,同時也增強了小學生的運算能力。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較低
我們曾在小學一至二年級同學間做簡單的問卷調查,發現部分同學雖然能掌握課上講授的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也尚屬正常水平,但當問到“是否喜歡數學課程”時,選擇否定答案的學生比例超過了預期。同時,在隨堂聽課中我們發現,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學生對教師激勵性的語言在態度上反應愈發漠然,有的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甚至對老師的鼓勵性話語有抵觸心理。這一結果讓人愕然又難過,產生此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具體如下,一是“天賦秉性”,二是學校的培養方式和教師的授課方式對此產生的影響。
2.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較弱
相關研究早已證明,對數學問題所采用的不同解決方式,能夠反應出學生是否具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選擇“詢問老師”、“求助家長”或“空著,只有小部分同學選擇“自己找實物擺放”或“和同學一起討論”。該種現象能夠反映出目前的孩子對家長十分依賴,小學生在學習上多數處于被動地接受的地位,其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弱。
3.小學數學教學缺乏系統化的思維訓練
數學學習是培養理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在低年級中,小學教師大多傾向于帶領學生動手操作,運用身邊的各種物件解決問題,這說明小學數學教師有一定的開發和鍛煉數學思維的意識。但這一想法在教學活動中的落實并不徹底,成效也難盡人意。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課題時,對學生們所舉實例的歸納過于單一;以及在應用問題出現后,為了保證課堂的進程和統一,往往忽略對解題思路的探討,直接給出總結好的方法[3]。這樣以來,就給學生們留下了側重于結果、忽視了過程的學習心理暗示。
四、培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1.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階段認識、欣賞、探索和學習某項事物的心理傾向。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孩子有選擇地、積極地學習知識,這是學習動機中最為現實有效的成分。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第一,設計契合小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和學習程度的數學學習基礎起點,打消學生心中的陌生感和抵觸感;第二,加強數學文化的感染力,例如多讓同學了解數學史的發展過程,以及相關數學家的經典生平故事,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三是在適當的階段給予學生恰到好處的鼓勵,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同時拉近學生與數學的心理距離;四是培養小學生優秀的數學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預習,環環相扣,循循善誘。
2.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更是創新的思想基礎。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在課堂上預設問題牽引思考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思維思考;第二,在授課階段,營造利于思考的環境,例如放松學生緊張的心情,在方式方法上適度引導;第三,在關鍵時刻啟發同學思考,適當“示弱”,將問題留給同學,讓同學們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在教學過程中熏陶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基礎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研的核心問題。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生動有趣,貼近孩子生活的題目和案例能更好的增強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這一點對小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也有著促進作用。
五、結語
在小學生接受數學教育的這個階段,重視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理解學科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綜合素質都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加強引導,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賴素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生(下旬刊),2018,12(03):33.
[2]鐘潔.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32(03):12.
[3]鐘能英.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7,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