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是伴隨著人類生產而出現的,由于其獨特的游戲特點,使其成為最適合兒童同時也最受兒童喜愛、在兒童階段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活動,它滲透在各個活動中,而且它也是獨立存在的,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深入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在所有的游戲當中,角色游戲的作用最為明顯。
關鍵詞: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生活經驗;水平提升
一、 引導幼兒豐富生活經驗,為扮演角色打下基礎
(一) 現實生活的模仿
通過一段時間的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具備了互動和交流,但一般是沒有情節性的,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節豐富起來。首先,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們放學回到家后,仔細地去觀察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然后進行模仿,在模仿完成之后,給孩子們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比如提醒他們回家后觀察爸爸和媽媽們在家做的事。后一天在游戲前,讓孩子們來講述自己在家中所觀察到的事情,然后再利用游戲當中的角色將自己在家中所觀察到的東西遷移到游戲當中,時間一長,孩子們就能夠更好地掌握怎樣才能夠扮演好爸爸和媽媽在家中的角色。其次,也可以把中班的哥哥、姐姐請來和幼兒一起游戲,然后讓幼兒模仿哥哥、姐姐的一舉一動,在經過模仿之后,孩子們的角色游戲就有了一定的情節了。
(二) 一日生活的滲透
一般來說,我們會將孩子們的生活分為盥洗、吃飯、上幼兒園、睡覺、清潔、看病、旅游等七個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充分地結合主題活動以及實際的游戲情節,來對孩子們進行分類指導。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進行上幼兒園這一環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向孩子們發出提問:爸爸和媽媽來送寶寶上幼兒園,寶寶要和老師說什么呢?又要和爸爸媽媽說什么呢?在放學后,要和老師說什么呢?然后我們就可以播放關于寶寶上幼兒園的視頻資料來讓孩子們觀看,在游戲場景當中我們也可以布置出幼兒園,在模擬上幼兒園的時候,分類進行指導,一次性不要提出太多的問題,等到一個問題解決了之后,再提出下一個問題。
(三) 為幼兒提供反饋生活經驗的機會
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我們在進行游戲之前的談話時間,同時也應充分地利用晨間接待和下午游戲的時間,有意識地請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如交流“媽媽是怎么做飯飯”時,孩子們會有不同的回答,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急于肯定或者否定某一個回答,而應讓孩子們回到家中仔細地進行觀察,在觀察結束之后,必然會有屬于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在接下來的游戲房中,也就必然很少出現關于常識性的錯誤了。通過這樣的交流,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知識。
二、 教師發揮主導的作用,激發幼兒游戲的主動性
(一) 教師需要觀察幼兒的游戲,并作為參與者加入到游戲中去了解他們
教師應加強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注意傾聽幼兒游戲中的語言,觀察出幼兒的心理想法,深入游戲之中,在適當的時候參與到孩子們的游戲中去,從而進行個別教育。由于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的這一特征,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加入到游戲中去,能方便幼兒更加直觀地模仿。
(二) 選好角色,啟發幼兒對角色的理解,明確自己的職責
到了小班中期,我設定兩人一家,我們在開展游戲的過程當中,老師擔任著其中的某一個角色,并以參與者的身份,來充分地指導孩子們做好角色扮演游戲。例如:我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來扮演爸爸和媽媽的角色,這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隨著孩子們的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就可以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游戲場景,包括醫院、超市等等,充分地引導孩子能夠更好的和其他角色進行相應的交流。
(三) 細心地觀察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指導空間
我們在進行角色游戲的過程當中,應最大限度地確保孩子們的自由選擇、讓孩子們自動地進行交往,并自主進行創造。角色游戲的開展,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們的全面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也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幼兒園老師能夠對孩子們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但是,在對孩子們進行指導之前,需要我們積極地進行觀察,所以細心觀察很重要。觀察為了更加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和發展水平。然而沒有觀察就對游戲進行自以為是的指導事實上就是教師對幼兒游戲干擾,當教師并沒有了解任何前期游戲就盲目地進行指導,必然抑制了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和無限創造性。
(四) 交流表演角色的經驗,組織認真的講評
我們在進行講評的過程當中,應給每一名孩子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分析,舉個例子來說,讓孩子們所扮演的爸爸和媽媽的角色,來進行簡單的介紹,說說為孩子做了什么事。與此同時,對于表現較好的孩子,我們還應及時地給予表揚,以此來激勵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更加認真地參與到角色游戲當中。孩子們當中,往往會有不善于表達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們再現角色動作。通過這樣的講評方式,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孩子們的角色意識,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孩子們的規則意識。
三、 為了激發幼兒的角色扮演教師需要準備豐富的角色材料
(一) 各種材料物品標記的提供。我把形狀和顏色作為“娃娃家”物品的標記
游戲前幼兒會用游戲插牌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選擇去到角色場地,再看這標記去找自己的家,確定游戲場地。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我還給扮演爸爸、媽媽的幼兒提供了各種代表性的裝飾屋。例如:扮演爸爸的孩子,我們可以在他的身上掛一個畫有爸爸頭像的標識牌,然后再用相應的標記來提示孩子們,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能夠更快地明確自身的角色身份,進而產生相應的角色行為。不得不說,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們扮演角色的穩定性。
(二) 游戲場景的創設
在幼兒扮演角色的整個過程當中,往往會反映出一些社會活動。因此,我們在創設相應的游戲場景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設置一些醫院、超市、游樂場等等,然后在所創設的場景內,設置相關的器械,然后再讓爸爸的扮演者送孩子去上學,媽媽的扮演者去買菜、去購物等等,這極大地豐富了游戲的情節,孩子們的扮演興趣也就更加的濃厚。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作為孩子們教育的基礎階段,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融入角色游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角色游戲的過程當中,應以孩子為本,充分發揮出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并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晉.小班角色區游戲初探[J].成功(教育版),2011(4).
[2]徐黎明.小班角色游戲情境創設的指導策略[J].金陵瞭望(教育),2010(5).
[3]杜娟.如何挖掘小班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J].考試周刊,2007(39).
[4]金銀燕.如何開展好小班角色游戲活動[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09(1).
[5]畢曉芬.如何講評大班幼兒的角色游戲[J].南北橋,2011(5).
[6]黃芳.小班幼兒角色游戲初探[J].成才之路,2010(32).
作者簡介:
李夢,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