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丹 陳俊堯
摘 要: 東北地區的傳統文化中,民族服飾圖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在平面設計中加以應用借鑒,既提高了其文化價值屬性,又讓東北地區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對于這一問題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現代平面設計技術內涵入手,分析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和設計價值,闡述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在平面設計中的具體運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進一步起到傳承東北地區傳統的民族文化和豐富平面設計內容的作用。
關鍵詞: 東北民族服飾 圖案 傳統文化 平面設計
東北地區的民族眾多,每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造就了在東北地區的民族服飾圖案擁有許多特色元素。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特色民族文化的形成與東北地區的氣候環境及民族風俗習慣息息相關,其各種文化特色展現了民族的審美和信仰,具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是設計形式化一個非常好的來源和文化載體。
一、平面設計的時代背景
拋開民族傳統圖案元素的手工工藝不說,單就其形式、題材、色彩、情感,完全都是根植于民族基因里的“存在”。作為現代平面設計,在這種“存在”中尋找立意,不僅僅有根據,更有情結,在作品的傳達過程中可以借助這種理性的情感表達更快速地完成設計意識的傳輸,同時產生共鳴,這是現代藝術表現中普遍缺乏的,也是目前最需求的。
除了意識方面外,經過了大工業時代之后的人們對自身能力的覺悟使得具有“溫暖”特質的藝術元素更受青睞。現代平面設計者必須很準確抓住這一點,利用現代設計手段,可以更細致地表達和體現這些特征,將復雜的轉折搭接明確化,材質細膩化。同時利用設計理論,將設計元素規范化。這是一項工程,一項重新建立風格體系的工程,也是現代平面設計發展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二、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和設計價值
(一)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
民族服飾圖案是民族服飾中最具形式感的部分,蘊含著民族文化的內涵,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審美特征表現。一般民族服飾圖案都是當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的抽象象征,將人們生產活動中的常見內容經過變形處理之后,最終形成的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特色化圖案是服飾圖案造型的主要表達方式。
以滿族為例,滿族本身起源于東北地區松花江流域附近,在當地分布較廣,從肅慎族起源到滿族的發展,歷經多年,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滿族人主要的民族服飾為旗裝,由于滿族人特別喜歡刺繡,全身服飾中都能找到刺繡的痕跡。在刺繡圖案上,以象征吉祥的圖騰、花卉等元素為主,特別是代表豐收和子嗣寓意的內容使用更頻繁,體現出人們對富足生活的向往。在色彩搭配和應用上,勞動人民更傾向于高對比度的色彩關系,一則可以烘托喜慶的氣氛,二則增添了強烈的裝飾效果。表現形式上以“滿”為主,繁雜的裝飾堆砌更加體現了少數民族的樸實思想。因此,可以說抽象性的、高于生活需要的裝飾效果是滿族民族服飾圖案的一大特點。而且,由于后期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在圖案樣式上也融合了很多漢族元素,比如龍、鳳圖案,雖然有一定的階級壟斷,但不難看出這種文化融合在服飾圖案上的明顯體現。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服飾圖案色彩的形式也在不斷改變。尤其在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在東北地區漢族文化中,更喜好圖案對諧音的利用和再現,這也是文化內涵的一種體現。比如漢族紋樣中對“連年有余”的樣式體現,這種將寓意、成語與紋樣相結合的效果,更加突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從審美角度來看,傳統民族服飾圖案能直接代表傳統特色,也是后續藝術的重要基礎,并在時代發展中體現了時代的發展特色。設計人員在平面設計中,合理運用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的精華之處,可以更好地展現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的設計價值
很多設計人員都在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尋求在設計中如何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希望既能豐富平面設計的內涵,又能有效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可以說二者本身就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民族圖案極為傳神,是各個民族長時間的生存發展所得到的特色化追求,回歸原始樸素的精神面貌,這也是現代人對于藝術終極目的的直觀需求,同樣的文化底蘊可以讓人們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這種共識性不是停留在直觀的形象表述,而是對特征抽象化的理解。千轉百回的百褶、漸次深入的刺繡、夸張的花果、復雜羅列的幾何,穿著在身上的藝術總是讓人們感覺更加貼近生活。將這些立體的元素提取出來進行更系統化的表現,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價值的二次藝術體現。雖然在形式上服飾圖案已經達到了人為加工的極限,但不同時代賦予了相同圖案樣式的不同層面的理解。“荷花與河蟹”解讀為“和諧”,“蓮花”解讀為“清廉”,這種語義上的轉換更具有時代特色,也更多地成為現代平面設計的中心思想與表現手法,可以看出文化賦予的根基是其他形式的設計所不能企及的。
三、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在平面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一)民族服飾圖案特色元素的二次加工
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特色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并非是直接將民族服飾中的圖案照搬到設計作品中,而是將其特色元素進行提取融合之后,融入設計人員的創新思想,完成設計過程。設計本身是一個將想象轉化為現實的過程,設計人員深入了解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然后挖掘其中的特色元素,才能在設計中靈活運用。民族服飾圖案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元素,但是有些元素可能與人們如今的審美標準存在差異性,這時就需要設計人員提取凈化元素,在保留代表性特征的前提下實現設計創新。設計人員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現有的圖案元素中,展開系統的聯想,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將常見的形式用自己的創新設計手段再次表現出來,才能更好地展現出平面設計作品獨特的審美感受。
(二)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在平面設計中的實證分析
以陳俊堯同學的招貼設計作品為例(圖①②)。設計內容以“云肩”為主題,借鑒的就是東北民族傳統服飾和吉祥圖樣。在生產生活中,荷花、蓮子、錦鯉都以多子多福的寓意而存在;蝴蝶、杏花體現的是勞動收獲的形象;再加上牡丹花雍容華貴之意,均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圖式紋樣的形象高度抽象,并以高純度的色彩搭配作為醒目和烘托氣氛的手段,往往加入了人們對完美形象的總結和加工意識。設計者正是很好地截取了這些有代表性的圖樣,以服飾“云肩”的造型作為載體,一則可以囊括吉祥的寓意,二則表示肩負著所有對創造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責任。借助平面設計的表現手法,對傳統紋樣作了相應的簡化和調整,確保在構圖上層次分明,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特別是對圖形的外造型處理方式上,多方考慮了對稱、呼應、疊加等構圖元素,使得設計繁而不雜,多而不贅,很好地保留了民俗圖形的效果,又使得云肩的造型和圖案得到了統一。在色彩的應用過程中,雖仍保留了高對比度的效果,但同時又降低了明度,使整個設計色彩關系沉穩,又不失復雜性,可見設計者是多方考慮了元素的原始特征和現代設計色彩理論需求的。這組設計作品是一個將民族服飾圖案與現代設計作品有機結合的優秀案例,取材多樣加工得益,讓人們熟知的藝術形象以新的面貌再次展現。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平面設計中,傳統民族服飾圖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傳統民族服飾圖案的藝術價值。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服飾圖案形式豐富,其藝術價值不可忽視。在平面設計中加以應用,一方面豐富了平面設計作品的藝術內涵,展現了東北地區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讓東北地區民族服飾圖案得以更好地傳承下去。借助現代化的設計手段,設計出既具有東北地區民族特色,又蘊含潮流元素的優秀設計作品,將是一個可供不斷開拓的設計領域。
參考文獻:
[1]任慧,王海霞.論平面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特點[J].染整技術,2018(1).
[2]董聰.中國傳統民族服飾圖案色彩特點淺析[J].天津紡織科技,2015(4).
[3]魏茜,龔忠玲.從視覺設計的角度談苗族服飾圖案的審美特征[J].中國包裝工業,2015(21).
[4]唐帆,胡文娟.少數民族服飾圖案設計中平面設計技術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4(1).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項目“長白山民俗文化雕塑研發”(項目編號:JJKH20171004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