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從明
摘 要:導學案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也就是說,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認真研究教材制作有效的導學案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課堂自主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教師倡導的主動求知活動中真正成為高中物理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物理;合作探究
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也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借助導學案的制作和應用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使學生在獨立學習和合作交流中真正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應用導學案談一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物理課堂中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一、導學案在物理教學的應用意義
導學案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有效方式之一。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的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導學案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導學案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以鍛煉學生的主動求知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2.導學案的應用能夠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在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都因為課堂的枯燥和抽象導致了教學目標不能順利地完成。而在導學案的應用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價值,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設計有效的導學案能夠改變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進而使學生在高效自主的物理課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導學案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導學案的應用能夠給枯燥、抽象的物理課堂注入生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主動求知和自主交流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以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為例,對如何將導學案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研討,以確保高效物理課堂順利實現。
1.借導學案自主預習。該環節是學生實施自主學習的第一步。所以,在《機械能守恒定律》中我向學生出示了下面的導學案。即: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
(2)把一個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就成為一個擺,擺長為L,最大偏角為θ。如果阻力可以忽略,思考:小球運動到最低位置時的速度是多少?
(3)質量為m的物體,在距地面h高處以g/3的加速度由靜止豎直下落到地面,思考:物體的動能增加了多少?
組織學生對上述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思考,并結合初中物理所學的內容嘗試進行解答,并提出自己在思考導學案時遇到的相關問題,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
2.合作探究相關問題。在學生對導學案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之后,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比如:
有學生提出:在(2)中,小球在最低點O處的動能和勢能是怎樣的?
還有學生提出:在(2)中,小球在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勢能差是多少?
……
組織學生對自己在自主學習和學習導學案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思考,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小組交流和討論中的探究意識隨之得到鍛煉和提高。
3.教師精講,自主測評。在結束了上述的兩個環節后,我針對學生對導學案解答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了點撥和講解,以幫助學生突破課堂重難點。最后,我組織學生對下面的練習題進行自主測評。如:一粗細均勻的鐵桿AB長為L,橫截面積為S,將桿的全長分為n段,豎直插入水中,求第n段鐵桿浸沒于水中的過程中克服浮力所做的功。需要說明的是,在相關練習題的測評時,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答,這樣不僅能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應試能力。
三、導學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導學案作為近年來剛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應用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的,比如:
1.導學案設計的有效性。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的設計要盡可能全面且經典,切記不能隨意摘抄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漫無目的的思考,這樣是不利于導學案應用效率的提高的。
2.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導學案設計的有效性與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應用中,教師要擺正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真正使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物理課堂學習的各個環節。
四、利用導學案做好知識檢測和總結
當堂練習題也是導學案制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題目緊貼課本上講解的物理知識,能夠起到當堂檢測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水平的效果。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導學案做好學生當堂知識吸收效果的信息收集工作。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在每堂物理課上的知識掌握率是不同的,通過導學案中事先設置好的檢測題目,可以全面了解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知識吸收率,從而和分層次教學相結合,最大限度的在一堂課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其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檢測到的知識吸收率,來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下作業。導學案中的當堂檢測部分可以了解學生在每節課上的學習難點所在,這樣在物理課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導學案收上來。然后對學生的當堂學習短板進行記錄,在布置課下作業的過程中做到分層次、有針對性,讓學生在課下復習鞏固的過程中繼續對物理課堂上所講知識的重難點進行鞏固和學習,從而實現知識的最高轉化率。
總而言之,導學案在高中物理甚至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在新時期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引導下,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適應新型教育模式才能在未來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高質量的教學水準,培養出更多符合新時期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廖廣毅.淺談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珠江教育論壇,2012(2).
[2]段海燕.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