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菁
摘要:中職學校的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式和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倍受冷落,并非社會、崗位不需要中等學歷水平的人才,關鍵還在職業教育本身的專業課教學質量和實踐能力上。在教學中注重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而且使學生學會了進行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思考,為以后發展創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學的思想基礎。本文對中職計算機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究,以期能推動中職院校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實踐能力;思考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給我國人才培養提出了較高要求。中職院校作為社會人才輸送的主要陣地,必須充分把握時代發展特征,以企業人才需求的變化為依據,變革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培養的重點。計算機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學科本身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因此,中職院校教學改革中必須注重計算機教育的創新性,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1.當前我國中職計算機教育在培 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1.1教材內容陳舊落伍和配套設備更新緩慢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內容與日倶增,學校所用的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學生的實踐能力體現在知識的運用,而書本的知識是實踐運用不可缺少的的前提。長時間不更新教材,遠遠跟不上計算機行業發展,各地各校使用的計算機教材種類繁多,選材比較混亂、缺乏統一規范的版本,比如:一些書本上的操作系統還停留在windowsXP,實際上 win7、win8乃至于2017年出的win10早已廣泛投入應用。同時,許多中職學校由于財政問題,資金短缺,設備更新緩慢,在計算機軟硬件設備方面投入不足,只能讓學生繼續使用檔次較低的機器,學生的學習缺少適宜的環境,導致所學計算機知識相對滯后,培養的人才自然很難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1.2教學方法落后,難以調動興趣
目前,中職計算機教育還停留在較為滯后的傳統教學上,教師只注重對重點知識的灌溉,忽略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通常將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在實際上機操作前進行講解,但是這種講解方式對于計算機教學來說顯然是達不到要求的,學生根本不可能很好的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含義。因此,當在進行實際操作時,學生往往不能夠達到要求。
1.3上機學習機會太少,動手實踐能力太差
傳統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中,在計算機課程設置上因軟硬件設施不齊全、教學資源不足和教學管理不規范等原因,計算機教學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學生上機實踐課時少,造成上機實踐操作水平低下。而在課余時間,大部分中職學生上機則基本沉迷于玩游戲、看影視劇和網購,學習時間少得可憐。
2.中職計算機教育如何注重學生實踐能力
2.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中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興趣不濃等特點,進而影響日常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考慮學生自身特點,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情景,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Excel教學中,教師將教室布置為年終總結會議現場,給學生以真實的體驗,并且為每個學生匹配具體的工作崗位,針對不同崗位教師提出表格制作要求,比如:針對財務部門,教師要求學生制作財務報表,匯總第四季度和全年公司財務收支情況,而對于銷售崗位,教師則要求學生匯總銷售產品信息,并對銷售數量進行分析,并將銷售區域繪制成餅狀圖等。在這樣的情境下,避免了單純傳授知識的枯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到表格制作之中,并有針對性地掌握各類表格的特征,加深印象。在實操過程中增強經驗的積累,最終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2.2建設校企培訓基地,創造更多動手操作機會
現階段,相關單位在人員招聘中,日漸關注應聘者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很多畢業生出現學校理論知識成績較好,但是上崗工作后力不從心的狀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職院校在計算機教育中可與企業聯合,搭建培訓基地,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實操機會。例如:在中職計算機教育過程中,學校可與當地廣告公司合作,建立“多媒體制作和Hash動畫制作”培訓基地,并制定具體選拔方案,該培訓基地主要面向大二學生,培訓基地采取“筆試+面試”的考核形式,成績合格者可被錄用,進入培訓基地學習。在培訓基地中,企業會委派相關工作人員組建團隊,并把公司的業務帶到基地中,學生可真正參與到項目的洽談、創意和制作過程中,并且領隊將實習的學生分成小組,并為每個學生分配具體的工作任務,學生根據工作內容制定詳細工作計劃上報相關負責人,同時每周都會召開部門會議,除總結本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外,學生可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問,以此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工作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轉換自己的身份,明確自己身上的責任,在挑戰中鍛煉自己。
2.3與微課模式相結合,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傳統的授課模式主要以教師講授和演示為主,注重對系統知識的講授,能夠保證學生科學知識學習的系統性。但對于實操性較強的實踐教學,在傳統模 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必然會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嚴重限制了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増加新的有效內容,以此保證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例如:在《Web編程與設計》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傳統模式與微課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將課堂內容進行模塊式劃分,并將每個模塊的內容再具體劃分為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部分,理論講解的部分教師錄制成10mm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預習,針對其中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理解有偏差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比如:在“Servlet技術模型分析請求”部分教學中,教師可將檢索請求參數、檢索HTTP請求等內容設置為微課內容,要求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在正式教學開始后, 教師首先簡要概述微課內容,就某個知識點進行重復講授。以此加強學生的理解,并且在講解過程中配合微課視頻的播放,以教學方式的轉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深入。在計算機教學中,我們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將來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薛紅英.在計算機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計算機???,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