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慧
摘要:寫作是一種能正確運用語言知識,掌握書面表達的技巧。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者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廣積累、巧運用,趣味化指導,提高習作興趣,根據(jù)循序漸進、科學有效的原則,進行全面而有趣味的訓練,不斷增強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實現(xiàn)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穩(wěn)步快速提高。
關鍵詞:寫作 興趣 策略 能力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寫”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訓練學生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際的基本功。寫作訓練與培養(yǎng)既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學生,讓他們掌握英語寫作的策略和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fā)寫作動機和培養(yǎng)寫作興趣是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是真正做好這項工作還絕非易事。首先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我們教師和藹可親的笑容,溫柔體貼的話語,充滿信任鼓勵的目光,傳達關愛的肢體語言,熱情周到的幫助等,都會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愉悅振奮的情感體驗,從而誘發(fā)學生對寫作的激情和興趣。其次我們教師利用課堂,在教學中盡量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提供令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設置交際情景,捕捉學生的興趣熱點,使學生產生寫作的動機和愿望,帶著興奮的情緒去掌握老師希望他們能掌握的東西。一次次類似的寫作訓練,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教學大綱指出:“為了使學生的英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聯(lián)系,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處熞靡褜W的英語來解釋或表達心得教學內容?!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要盡量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英語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際操練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使用地道的英語,進而達到在使用英語時完全用英語思維,排除母語的干擾。而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日之功,是長期努力的結果。經過大量的操練,學生就會逐漸達到自動化的熟練程度,并豐富他們的英語知識儲備,只要一接觸某個英語話題或某個情景,思維就會以訓練過的方式進行,條件反射一樣,張口便能說出相關的許多句子。
三、加強基礎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1.大量積累詞匯,促進英語寫作。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詞匯是寫作的必須材料。沒有一定的詞匯量,就很難寫出文章來。我讓學生將單詞歸類記憶,如:文具類、衣服類、蔬菜類、星期(年月)類等等。在教學中,我們應加大單詞的對比教學,重視常用詞匯、詞組。讓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為學生書面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句型訓練。句子是文章中表達思想的最基本單位,在語言交際中,同一個意思可選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我一直提倡學生多用簡單句(圍繞幾種基本句型反復訓練:①主語+系動詞+表語;②主語+謂語+賓語;③主語+謂語;④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⑤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但也不妨運用一些簡單的復合句。遇到同義句時,盡量使用一句多譯來表達,這樣既能開拓學生思路,又能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避免語言的單調、枯燥。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會生動活潑。
3.借助聽、說、讀訓練,提高寫作能力。英語寫作能力與聽、說和讀的能力密切相關,聽說是寫的基礎。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營造課堂交際的氛圍,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加強師生或學生間的對話交流。學生們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使他們思路更加開闊,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提高。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糾正對話中的錯誤,表達內容日益精煉,為寫作做好了堅實的鋪墊。
閱讀和寫作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多讀多寫,并且把讀和寫密切結合起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會逐步提高。
四、強化寫作專題指導
1.構思布局。學生寫作前,我要求他們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楚題目或情景條件要求你寫什么,并按規(guī)定的詞數(shù)、體裁和格式在稿紙上進行布局,按正確的邏輯進行構思,一定要扣題;然后考慮一下你要選用的單詞、詞組和時態(tài)。即定內容,定時態(tài),定人稱,定詞句。
2.書寫全文。寫作時,要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句,用英語進行思維,千萬不要把你想要表達的意思先用漢語寫出,然后再逐句翻譯。這樣會錯誤百出,語句不通順。開頭和結尾的句子一定要生動、扣題且無任何錯誤。如果遇到不會的詞或句型時,應盡可能的用同義詞或同義句替換,寫作中切忌用同一種句式,要采用不同的句式使文章顯得生動。
3.做好檢查。寫完后,要通篇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①單詞拼寫;②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③主謂一致;④名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⑤書信的格式;⑥句子首字母的大寫等問題。最后再工整規(guī)范地書寫在試卷上,也就是讓學生從平時寫作中容易犯的錯誤入手。
五、做好寫作后的評價
挑選優(yōu)秀作文,樹立典型。好的習作要進行宣講、推廣,以開闊全班同學的思路。對寫得好的習作要加以利用,讓它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老師可在課堂上讀,讓全班同學欣賞,或整理后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這樣對作者可起到鼓勵作用,對其他學生可從中受到啟迪,學到有用的東西。久而久之,學生腦子里好作品多了,經驗豐富了,以后寫作就順手多了,書面表達能力在向別人學習中也漸漸地提高了。
總之,寫作表達能力差是大多數(shù)同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但這種能力在學習中又尤為重要。寫作能力的提高是逐步的過程,是一項艱巨的勞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各種文體的訓練,持之以恒,不斷積累。大量的訓練還是要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就能夠逐步達到字、詞、句運用自如的水平,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韓金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法[J].外語界,2001.
[2]張堅.過程教學法與英語寫作教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3).
[3]陳桂芳.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J].當代教育科學,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