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逐漸的開始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而地理是一門內容復雜的,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就會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為了能夠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知識,構建起高效的教學課堂,提出來了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 初中地理;教學活動;生本課堂
一、生本課堂的提出背景及其含義
在目前推行素質教育,推動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當前中學教師所重視的問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也應當重視素質教育,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效果。真正的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構建起高效的教學課堂。生本課堂是為了適應當前中學課堂的建設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果。本文就結合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對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開展了研究,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為學生創建更加優質的課堂,而進行相關的探究。
生本課堂最早是由郭思樂教授所提出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形式。生本課堂是由原本的師本課堂轉變而來的。何為生本課堂,“生”指的即是學生,“本”指的是本來和本源,也可以把它理解為目的和根本,那么生本課堂指的就是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圍繞著學生而開展的課堂,它強調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倡學生能夠通過主動學習,不斷地去探索探究積累知識。在這種教學觀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徹底地進行一次教學改革,營造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培養自身的能力。根本上使教學方式發生變化,教師從傳統教學課堂上的主體變為學生學習中的引路者和幫扶者。與傳統的教師教為主的課堂不同,它在教學形式上采用以學生學為主的課堂形式。在生本課堂上,教師通過研究教材,研究學生來組織備課,將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教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對教學過程進行反復的研究和設計,使得教學能夠圍繞著學生而開展。
二、初中地理教學課堂的生本課堂探索
1.確定和當前的教學標準相符合的教學目標。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課堂上,為了有效的提高教學課堂的效果,構建高效課堂關鍵就是要首先確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規劃。首先,教師要能夠客觀地認識到教學實際的需要,并且能夠結合教學的需要和教學的內容,確定出具體的教學目標。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就必須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的活動,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夠根據他們掌握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進行教學目標的完善和教學策略的調整,從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學課堂上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保障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學習的基本目標,并且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教師通過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大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果,推進了教學的進度。
2.創建教學情境,傳統的教學課堂,通常情況下比較死板和教條化,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能夠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當前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教學情境的創設,來烘托課堂教學的氣氛,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在創建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意必須迎合學生的興趣需求,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創建出能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來幫助教學課堂的開展。比如教師在講解到有關于經緯度的知識,就可以利用地球儀來進行講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自己作為模型進行演示,讓學生們進行規范的排成縱橫兩隊,將縱橫兩隊分別當作經度線和緯度線,兩者的交叉點就是經緯度的具體數值,通過這樣的形式來開展經緯度的教學,不僅使得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提升,同時使得學生能夠更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高效。
3.教師在開展生本課堂教育時,首先在教學內容開展之前,教師應當設計好課前預習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預習了解課程的基本知識,對于課堂的教學內容有個提前的認識,為開展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而在正式的開始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討論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討論自主學習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使學生在討論中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在討論時,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不同的討論問題,對問題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側重點,使學生能夠通過討論達成一致的意見,最終使學生能夠在討論中學習到理論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不同國家的人文環境時,就可以給學生來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中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來引導學生來討論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之間的差異性,以及自己所感興趣的一些國家的文化以及相關的民俗習慣,使學生能夠通過討論交流,通過相互分享從而對更多國家的風土人情能夠更好的了解。
4.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逐漸得到了應用,因此教師在創建生產課堂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的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將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簡化處理,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而多媒體教學就能夠通過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直觀的體驗,更加透徹地掌握地理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板塊運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模擬板塊的運動,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這一部分的內容,感受到板塊運動的實際狀態,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體,創建高效的生本課堂。
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轉變教學理念,進行教學的創新,使學生能夠全方面的掌握地理知識,提高自己的地理素養,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創建高效的生本課堂,提高教學課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建部.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研究[J].教育:文摘版.
[2]李治剛.淺談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構建高效生本課堂[J].教育:文摘版.
[3]劉星水.初中地理教學構建高效生本課堂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