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越來越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而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下面針對這個問題,簡單談談新課標語境下高中政治教學情境的創設。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教育教學;教學情景的創設
高中政治教學情景的創設一定要符合新課標語境,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下面我針對新課標語境下高中政治教學情境的創設,主要現實生活、問題情境、學生主體三個方面來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一、從現實生活出發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政治的學習本來就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由于課本的局限性,不可能隨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展現新的生活內容,難免就會存在課本知識和學生生活脫節的情況,可是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夠很好地彌補這一個缺陷,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考慮教學情境的創設。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時,一定要注意與高中學生的生活相關聯的信息,要把這些信息及時運用到情境的創設中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關注現實生活,體會用課本知識解決現實生活的樂趣,從而提高高中生對政治生活的敏感度。
比如:筆者在《消費及其類型》的課堂學習前導入了這些情境:為什么近年來在情人節那天鮮花、巧克力都會被熱賣?為什么云南旅游熱一直沒停?還有雙十一的時候,商品的銷量為什么會大增?……因為這些情境都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課堂的學習中,我注意到學生們聽到了這些內容后,就很快地就進入到了課堂的學習中來了。
這些教學情境不僅有效地發揮了它的作用,還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重點還讓學生能夠更快的進入到課本知識的學習,促進了政治科目的學習與發展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從問題情境出發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新課標語境下的教學重視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從問題情境出發去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把學生帶入到課堂教學情境中來。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設置問題懸念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那么,什么是問題懸念呢?我們能否把所有的問題設置都稱為問題懸念呢?我認為問題懸念是說在設置問題時我們要針對課本的重難點而設置,常常是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強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而且,學生在這些問題下能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究。
比如:在學習《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的時候,我在多媒體上展示了這么一段材料:美國有一個自然保護區,人們為了保護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舒服的十年里,剛開始激增,之后又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頭。最后只得請回“狼醫生”,鹿又恢復了生機。我針對這個材料和課本知識,提出了為什么鹿群的生機需要狼來幫忙?為什么狼的存在鹿的數量無法增加,而狼被打死了鹿的數量還減少了?這些問題都很具有啟發性,滿足了學生的探索欲,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啟發下,一步一步地走進教材的重難點知識。
三、從學生主體出發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新課標的要求是更加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所以,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時候,我們要更加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課堂主動度,把課堂的主體放在學生身上。因此教師在設置教學情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盲目的以自己為中心而忽視學生的興趣點和參入度。因而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我們一定把課堂留給學生,不要占用學生思考、探究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以平等的姿態對待學生,讓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參入,而不是把老師和學生對立起來,要試圖讓教師的“教”變成學生的“學”,保持老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
比如:在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我在黑板上寫出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然后請同學自愿分組然后進行一場辯論。這辯論開始的時候,我會給學生足夠的準備時間,期間我還會下去巡視,學生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來和我討論。這種討論式的情境導入是符合從學生主體出發的情境創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還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入度和求知欲,與此同時,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之間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知識交流和情感交流。
總而言之,新課標語境下高中政治教學情境的創設離不開從現實生活出發、從問題情境出發、從學生主體出發去創設課堂教學的情境,只有考慮到了這些因素,我們才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我們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干曉甜.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2]張國軍,牟秀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情境創設的探究與運用[J].文教資料,2011(15):144-146.
注釋:項目: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一般課題研究成果(立項編號:1604401)
作者簡介:
張寶峰,男,中國教育學會會員,張家口市政治學科帶頭人,省級先進德育工作者,河北省第五屆教育系統志愿服務先進工作者,張家口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張家口市優秀教師,張家口市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工作者。從事高中政治教學15年多次在張家口市優質課評比、張家口市高中政治優質示范課評比獲一等獎。個人參加《民辦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應用與課堂教學融合研究》、《高中學科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研究》等多項省級課題。論文《論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和《財政貨幣政策與宏觀經濟調控》在河北省第十屆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雙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