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悅 張碩
摘要: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本文從分析混合學習應用現狀入手,依托SPOC平臺,提出SPOC+創新創業的新型混合學習教學模式,設計了混合學習過程模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運用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并給出相應的模式運行保障措施。本文探索提升混合學習有效性的路徑,與時俱進的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的雙創能力。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tudent, this paper has put forward new blended learning for SPO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blended learning pattern is designed, an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resources Online and Offline are used to run this process through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afeguard measures. This paper explores way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blended learning, with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students' ability.
關鍵詞:SPOC 混合學習;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設計
Key words: SPOC;blended learn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attern design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5-0292-02
1概述
1.1 混合學習現狀
混合式學習作為未來高校課程教學的重要形態和發展趨勢,其汲取了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的優勢,比單純的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更有效,在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方法設計、學習效果評價和學習記錄跟蹤等有突出的優勢,降低教育投入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近10余年,國內外高校在混合學習模式的推廣上努力探索,但有些支持只關注某一門課程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并沒有形成完善的可推廣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混合學習模型。目前學校的混合學習應用水平尚處于早期應用階段,高校混合學習實踐應汲取混合學習研究成果的養分,才能迎來成熟應用的提升階段。混合式學習不僅是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簡單組合,而應是多種教學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異步學習、多種課程和教學資源的創新融合。
1.2 SPOC的優勢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MOOC的繼承﹑完善與超越。SPOC是面向在校學生有準入條件的小規模付費在線課程,SPOC不僅有MOOC的線上交互課堂,還具備線下的研討式教學活動,比較MOOC全部線上教學SPOC有更強的學習驅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交互性體驗好的學習環境和多維度過程評價。
1.3 創新創業+SPOC結合
我校緊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發展戰略,針對創新創業類教育課程內容脫離實際,創新創業師資不足等問題,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SPOC創新學習模式。采用混合式學習模型融合創新創業教育,SPOC為學生帶來不受時間和空間束縛的學習模式,SPOC平臺依托于真是項目進行教學,將多種創新要素通過創造性融合并使之匹配,可以實現產學研用四位一體,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2 基于SPOC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2.1 組建創新創業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模式
傳統課堂模式下建立的學習小組,在實際運行中難免出現個別組員獨立完成任務,其他組員偷懶草草應付,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本文設計依托校內SPOC教學平臺,在每個學期初選擇成績符合要求的學生自愿組隊,科學的將學生分為5-6人規模的雙創小組,小組成員首先需要學習SPOC平臺上教師布置的內容,小組成員可反復觀看后進行在線測驗,小組內部可組織討論,部分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可由組長整理通過SPOC平臺反饋給教師。教師在課堂階段強調重點,各個小組按組進行學習匯報,教師通過引導采用群策群力思想在各個小組間互相解決問題,仍無法解決的由老師最終解答并為各小組評分。課后學生又回歸SPOC平臺,小組可以在SPOC平臺上持續練習與討論對知識進行鞏固。創新創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擴展到其他混合教學模式課程,雙創小組更容易在科技創新項目中發揮作用。
2.2 搭建混合學習過程模型
在遵循教學設計通用流程的基礎上,通過將知識點放在線上教學,為線下課堂營造更多開展模擬實踐、討論交流、項目實踐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新創業素質。本文將混合學習過程模型劃分為三個階段如圖1所示,第一階段為前期分析,從學習者的特征、目標、內容和環境角度分析。對學習者基本情況進行特征聚類分析,明確各類學習者學習目標,確定合理的教學內容,整合軟硬件學習環境。第二階段為混合學習主體學習活動設計,分為線上和線下兩條主線配合多種活動方式進行。第三階段為混合學習評價過程,利用模型評價機制及時評價混合學習教學過程,并運用評價結果反饋作用于整個學習過程,形成一個正向反饋控制的混合模型評價體系。
2.3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精品教學資源
為了SPOC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將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學校需要自主建立SPOC平臺,從教材和線上課程資源雙軌并建。編寫注重理論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的線下紙質教材與線上數字化教材。重視數字化教材的編制,以便建立數字化教材庫,充實教學資源。SPOC課程資源開發要經歷課程性質與定位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習資源設計、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支持設計、課程考核設計等前期準備,課程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課程的性質與定位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然后為微視頻錄制以及后期編輯,最后為SPOC線上課程的創建。教學資源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所示。
3 模式運行保障
3.1 創新的學校制度支撐
混合學習模式運行需要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制度。學校管理層要協調各個部門協同創新,制定整體推廣策略、治理結構和來自技術環境、教育方法、政策激勵等方面的支持。支持混合學習系統化的制度體系不僅要保障混合學習基本運行,還要深入形成導向創新創業的激勵制度、支持教師參加培訓制度。從學校層面進行制度創新,實現自上而下的推動力。
3.2 配套的軟硬件支撐
大力建設學生科技創業園基地,完善SPOC線上學習平臺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系列教學活動,將創新能力與創業素質課程對應到SPOC在線數字化學習平臺上,定期開展創新創業線上活動。
3.3 良好的師資隊伍支撐
混合學習模式下教師需要依靠團隊力量開展教學活動,可以建立分層的主講教師、輔導教師、企業導師等參與的教師團隊,高校應該通過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形式,組建一支高水平開展混合學習模式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校內教師承擔創新創業基礎理論教學,適當利用政府、企業及校友等社會資源,創建創新創業企業師資團隊,協調完成線上線下教學全過程的跟蹤、指導、監督和評價等,為混合學習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4 靈活的學分置換支撐
雙創導向下的混合學習模式需要靈活的學分置換支撐,國家應該加強對彈性學制的制度安排,可以幫助大學生創新創業,又可以通過靈活的學分置換修完專業課學分,混合學習模式的運行更有利于在創新創業類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4 結束語
本文分析研究了基于SPOC的新型混合教學模式方法,著重分析如何在應用型本科學校環境下,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通過SPOC手段引入到混合學習中,提出組建創新創業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授課的各個環節,有效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混合學習過程模型的搭建提升了學生設計展示解決方案的能力,精品教學資源的建設使線下互動式課堂優勢互補,實現了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最后從四個方面提出模型運行的保障措施。雙創為導向的SPOC混合學習模式不僅是對傳統創新創業類課程教學方式的變革,更是對雙創教育理念與教育信息化大環境的融合。
參考文獻:
[1]翟悅,牛文穎.融合慕課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研究[J].時代教育,2017(23):36.
[2]李靜,李新房.基于SPOC的民族院校混合學習模式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7):178-181.
[3]范萍,丁振凡.混合學習與創新訓練融合的教學模式探索[J].計算機時代,2017(0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