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海
摘要:小學生學習被動,想象能力弱、動手能力差,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不熟悉、較復雜的問題就容易產生退縮、厭學的心理情緒。數與代數、統計與概率、圖形與幾何是小學數學中的三大模塊,其中以圖形與幾何最為抽象、難理解。而微課里的知識點目標明確,圖形動態化,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掌握視頻播放的速度和頻率,如此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對學習“圖形與幾何”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應用
“圖形與幾何”始終貫穿于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體系里,在小學數學中的學習中因為其自身的抽象性,而且在課堂上時間有限,學生的專注力不強,使得學習起來會較困難。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互聯網教學方式,內容有針對性,傳播方式簡單多元化,在視頻中可以將所有知識點拆分講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欠缺點去學習,并且動畫和語音結合傳遞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一、創設情境
小學數學學習的圖形包括:對其認識、長度的測量,圖形與位置及圖形的運動等,這些都需要學生有大量的生活經驗,除此之外在進行講解時需要設計一些活動,但常常因為經驗和時間原因部分學生不能完成。現在可以把一些相關可用的經驗插進視頻再結合相應的教學素材制作成微課,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去理解課程所要講解的知識點,還可以增加學習激情。
案例1: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課時,學生在學習了八個方位以后還要根據方向和提示去判定實物的正確位置,如果要復述路線圖會讓學生覺得更加困難。在學習這一節內容時,可以相應設計微課。在微課中用動畫和生活經驗的形式講解八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的具體判定和方法,利用動畫改變參照物及其路線,顯示參照物的位置不同,題目要求的路線路也會因之而改變。由此得出想要判定該物體的方位要知道四個關鍵點:參照物方向、具體的距離、角度和觀測點。
這樣做的設計,首先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八個方向的位置和判定方法,其次大量動畫形式使學生多角度感知和體驗生活中位置與方向知識的運用,既培養了學生對生活中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實際運用,又噴發了對新知識渴望的熱情。
二、化難為簡
小學階段“空間與圖形”的相關教學大綱里要求學習的知識點并不是很難,但是將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時學生們會有不知道從何處入手的感覺。如果把這一部分知識通過微課的小視頻來展示,分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基礎上,能利用動畫的引導去發現要處理問題的線索,并對其進行“抽絲剝繭”,既而解決問題。在微課中雖然沒有直接講解處理問題的方法,但是通過這樣的引導,會讓學生有眼前一亮頓悟的感覺。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的引導再加上自己的總結和舉一反三,學生會掌握這一類題目的分析和解決方法。
案例2:教學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一節時涉及到了涂色問題:有一個4×4階魔方,如果給它的表面涂色,魔方中的每個小正方體都會被涂色嗎?請繼續猜想:(a)每一個面被涂了顏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b)沒有被涂顏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個?(c)兩個面被涂了顏色的小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任意兩個面的數量都相同嗎?(d)三面被涂了顏色的小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對于剛接觸立體圖形的同學們來說,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為此我們可以設計微課,從簡單的魔方開始。先介紹魔方就是由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由2×2階開始,這樣的魔方有幾層,每層有多少個,如何涂色,涂色以后的魔方分解開是什么樣子?將這些小問題和動畫進行的結合,通過觀察視頻學生會一一解答。然后在了解3×3階魔方,既而通過總結歸納猜測4×4階魔方,最后找答案。從簡單到復雜一個一個的提問、展示、講解,在小視頻中還可以用技術進行慢放,將大正方體到小正方體的切割和組合動態慢動作重復演示,讓學生自發的發現魔方的階數特點和對其涂色的規律。
學生在大腦中初建立體三維觀念,不能只紙上談兵,用微課做好的動態數學模型較之死板的圖案更能在頭腦中進行儲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舉一反三碰撞出新的經驗,進而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循序漸進的利用新穎的思想和教師的方向性引導逐個突破重難點。如此掌握了相關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立體空間感。
三、由靜而動
學校教學大多以課本為主,許多的立體圖形只能以平面形式來表現,學生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所得到的印象也只停留在教材的插圖上,不能完全明白掌握。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利用微課的教學手段,把插圖用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示,比如三角板經過轉動變成了圓錐,長方形和正方形經過旋轉的動畫變成了圓柱。除此還可以設計小問題:不同的圓錐體積相等嗎?以三角形任意邊為軸旋轉都會得到圓錐嗎?這樣的小視頻可以讓學生進行多次觀看,也可以個別課下學習,直到理解為止。化靜為動,將抽象變得具體,在豐富的動態小視頻里學生能輕松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點,思維導向也變得更清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微課模式進行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幾何認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幾何圖形的興致,提高學習效率,降低了學生空間想象的難度,并且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下的社會是以科學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教師們能夠運用簡單的工具來進行制作微課程教學,為教師們的教學也帶來了許多便利,還能在課堂教學中體會教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王興海.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6(7):173.
[2] 滕雪梅.小學中高年級幾何微課設計制作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3] 張瑩. 分析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 31)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