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宇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環節,同時也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習直接會影響學生以后對數學的深入理解和應用,隨著新課改的推行以來,如何提高數學授課中的有效性成為了廣大數學老師面臨的問題之一,他關系著學生對知識是否能夠完全的吸收和運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所以,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必須對教學模式和授課手段進行不斷的深化分析,來使學生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樂趣。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引言: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社會開始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學,傳統的應試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對學生使用的教材也進行了新的修訂和改編,在這樣的趨勢下,老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目標對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任務和計劃,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樂趣,讓小學生主動的把精力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培養具有綜合性素質的全面人才,老師要對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讓他們學會獨立的對出現的難題進行思考,,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授課過程中的主體,突出學生的主動位置,以此來提高授課的效果。
一、自主課堂,獨立思考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重要,老師只是一名“傳授者”,這要求老師不能把全部工作都替學生們做完,而讓學生們沒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空間[1],比如在進行“數的大小比較”的授課時,老師們通常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把家里的一種電器比如冰箱的價格說出來,按940元、1899元、1350元、236分別列出來,然后再讓學生們把價格讀出來,以此來強化他們的記憶,然后在進行本章課程的學習——“在萬以內的數字如何進行大小的比較”,這樣的導入模式是十分普遍的做法,能夠有效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起來,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所以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所以在進行授課的時候,老師要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在進行課程的導入方面進行創新,比如依然讓學生們說出自己家冰箱的價格,但是老師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進行思考,來使問題能夠得到解答,如老師想買1000多一點的冰箱,應該買哪一個?通過這樣的問題,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教學過程中,他們也就能夠很輕易的說出買1350元的那個,鍛煉了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在進行數字之間的大小比較,同樣是面對一個問題的兩種提法,第二種就能夠讓學生成為授課過程中的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二、開放課堂,解放思維
新課改的趨勢下,對課堂進行開放式教學至關重要,開放性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要讓學生們進行發散性思維,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方式,在開放性的課堂授課中,學生們能夠進行子自我發揮,鍛煉他們對知識框架的掌握能力,這對于學生學習后進行課程的梳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2],只有對這種教學方法多運用實行,才能讓學生們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三、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樂趣
老師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使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手段,也是讓老師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反饋了步驟之一,在這個途徑中,老師不僅對學生教授知識,而且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培養。比如老師可以給學生出這樣一道題:“一個家長買語文和數學作業本共計40本,共花了16元錢,但是語文作業本花費的錢是數學作業本的3/5,問語文作業本花了多少錢”?通過創設這種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進而找到本題的題眼是“語文本的花費是數學本的3/5”,從而把這道題給解答出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的激發出來之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就會大大的增強,進而使課堂的授課效率得以提升。
四、動手動腦,學思結合
在對孩子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鍛煉他們的手腦并用的能力,很多老師的思維還停留在認為教學課件的作用是無窮的,在上課過程中使用一些模型可能會讓學生分心,這種想法實際上就是忽略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們能把抽象的知識變為直觀的具體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消化吸收,比如在學習一年級數學中的“認識圖形”這節課時,老師讓學生們從家里哪來一些東西,比如藥盒、魔方、皮球等等,讓他們在課上對這些物品近距離接觸,使學生們對這些物品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在進行授課,然后再讓學生們說出這些物品分別是什么形狀的,讓學生們把學習寓于玩耍的過程中,通過這種動手操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開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五、創設故事教學,營造良好氛圍
創設課故事情境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本身處在身體的生長發育期,對什么東西都充滿了好奇,老師要利用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在教學中創造故事情境,以便使學生自愿的學習[3],比如小學數學中的練習題有的是采用圖畫的形式,老師可以把這些圖畫編成一個個小故事,來吸引學生,比如可以把圖畫變成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故事學生們既熟悉,又能與練習題相結合,通過這樣簡單的小故事來把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提高課堂知識的轉化率。
六、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潮流下,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成為我們老師應該關注的問題之一,所以,小學數學的授課模式應該進行系統的調整和改革,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來使課堂的效率和效果進一步的提高,此外,教育部門也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對老師的授課效果進行調研考察,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使教學效果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馮金成.小學數學課堂“小組捆綁式管理模式探討[J].學周刊,2016,(10).
[2]杜娟.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
[3]潘麗.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