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茂清
摘要:閱讀能力是綜合素質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思路和方式,將重點對象關注在學生綜合素質以及終身素養的培育上。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夯實的學習基礎。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冀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創新教學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小學階段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由于小學生的心靈空間較為廣闊,亦容易發揮創造性潛能,教師是閱讀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語文閱讀,使學生感受文本教材中蘊藏的精神美和意境美、想象美與情趣美,能夠形成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性課堂。語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一、運用興趣引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興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究欲望,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實際愛好、能力水平與知識經驗、認知規律等眾多元素,抓住學生學習思維中的焦點,采用多元化的途徑,創設與文本教學相關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是那么真實,那么新奇,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情感體驗。
教師可以應用實物指導學生展開細致的觀察,從而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對于涉及山川日月和花鳥魚蟲等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自然中,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也豐富學生的體驗認知,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幫助,教師可以選用繪聲繪色的語言,加強課堂渲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教師應當結合文本內容,在應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圖片或視頻,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細致描繪,學生也會仿照教師生動的語言展開描述,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獨立性與自主性,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自行的發現和構建文本。通過閱讀提高閱讀水平和見解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與學生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給予學生心理空間上的自由和安全,充分確定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創新發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是學生掌握知識,陶冶性情,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由于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使學生受益終身。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采用多元化的途徑,帶動學生展開識字閱讀,由于小學階段學生遇到的字是有限的,不認識的字,難免會對文本內容理解產生一定的阻礙,也會大大降低閱讀效果和興趣。在此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認知規律,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字典與詞典等工具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應當加強課上課下的有效融合,只靠課本上文章素材的積累是遠遠不足的,必須經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閱讀能力。例如:學習《琥珀》、《大自然的秘密》這類文章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10萬個為什么》,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交流,或者是做好閱讀筆記,通過閱讀優秀作品,學生能夠開拓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三、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獨立閱讀水平
漢語是我國母語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漢語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巧妙應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采用朗讀與默讀、苗族混合毒等多元化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熟讀與背誦,使書面語言轉化為學生自身的語言,幫助學生打下夯實的寫作水平。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誦讀練習。通過誦讀,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文本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便會達到朱熹說的“豁然貫通”的誦讀效果,學生能夠了解文本思想,腦中堆積的材料也能夠活泛的使用。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做好舉一反三,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逐步了解文本思想和內涵。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應當將指導閱讀方法作為重要的教學目的寫進教案設計中,并且羅列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在語文閱讀教學時,將教學方法滲透其中,引導學生根據粗讀和精讀得到的經驗,進行思考和探究,通過加強文本閱讀的反復練習,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且掌握閱讀中的技巧與規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創新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優化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引導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緊密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展開有效的引導和幫助,使學生深入文本之中,加強細致觀察和語言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M].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6月.
[2]許海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6).
[3]趙國啟.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探析[J].現代婦女(下旬).2014(01).
[4]趙清華.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