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芮宏
摘要:以旅游扶貧規劃為切入點,探索精準扶貧大背景下旅游扶貧規劃的實施路徑,通過總結扶貧規劃在精準識別、精準定位、精準策劃和精確保障等各個關鍵環節的規劃要點,旨在為旅游扶貧規劃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旅游扶貧規劃;鄉村旅游;精準識別;實施路徑;
1.背景分析
旅游扶貧作為一種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方式,以其資源配置效率高、社會成本低,市場優勢強、產業活力足、帶動作用大等優勢,在我國扶貧開發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2015年,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國家旅游局辦公室關于開展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的通知》,要求各地旅游部門組織動員有條件的旅游規劃資質單位對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確定的560個有條件通過發展旅游實現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旅游規劃扶貧公益活動[1]。
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均對旅游規劃資質單位參與鄉村旅游扶貧工作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旅游扶貧規劃更是成為貧困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走向脫貧致富的總指揮和行動綱領。因此,在精準旅游扶貧背景下探索旅游扶貧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2.旅游扶貧規劃的實施路徑
2.1旅游精準識別是旅游扶貧規劃的前提
旅游精準識別的重要性在于其是有效開展旅游扶貧規劃工作的前提,是實現旅游精準扶貧目標的基礎,是提高旅游扶貧工作效率的需要。在這個階段主要目的有三個:一是將具備旅游扶貧條件的鄉村從眾多貧困村中識別出來;二是對貧困村旅游開發條件進行識別;三是對旅游扶貧的目標貧困人群進行識別。解決旅游扶貧規劃中“能否扶”、“通過什么扶”和“扶誰”的問題。
2.1.1旅游扶貧村類型識別
景區(線路)依托型:位于AAAAA、AAAA、AAA級旅游景區或四星級、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內部和周邊,或位于比較熱點的旅游線路上。
資源特色型:本身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產、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園風光、傳統村鎮格局和形態、民間工藝、特色餐飲、民俗節慶、戲曲曲藝等旅游資源。
城市郊區型:距離地級市50公里以內,有著相對城區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地緣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
環境優良型:擁有優良的生態環境,氣候溫和舒適。
特色產業型:有較為特色的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或其他鄉村產業。
其他類型: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鄉村示范點等。
2.1.2旅游開發條件的識別
主要從六個方面進行綜合研判,形成旅游開發條件的精準識別體系(表1)。
2.1.3旅游扶貧的目標貧困人群識別
即識別出那些有愿意并且能夠參與旅游扶貧項目的貧困人口,并根據旅游扶貧項目及貧困人口參與旅游扶貧的方式確定所存在的旅游扶貧參與障礙,依據個體差異給予相應的扶持,從而確保其參與旅游受益。
2.2旅游主題開發和項目策劃是旅游扶貧規劃的關鍵
2.2.1旅游主題開發要有特色亮點
旅游扶貧規劃中,開發主題是綱領,特色亮點是其靈魂,只有結合貧困村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亮點,尋找旅游開發中的核心吸引物,形成差異化的發展,才能在眾多的鄉村旅游品牌中脫穎而出,這是規劃編制的重中之重,是解決鄉村旅游發展中舉什么旗、打什么牌、走什么路的關鍵問題,只有理清發展模式和開發主題這個問題,那么貧困村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就確定了。
2.2.2村莊規劃布局要科學合理
根據旅游貧困村生態旅游資源分布特點、生態與人文景觀環境的保護要求、建設用地的合理安排、現狀居住區的分布、地域空間完整性等因素進行村莊的合理規劃布局,將生產區、生活區、生態環境保育區以及根據旅游要素開發的各項功能區域有機結合,設計至少一到兩條鄉村旅游線路,形成全景皆美,全境能游的鄉村空間格局。
2.2.3產品及項目策劃要具備可操作性
旅游扶貧規劃要幫助貧困村深挖其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找到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旅游產品,圍繞核心產品開發操作性強,能落地的旅游項目,形成具備完善旅游六要素的鄉村旅游項目庫(表2)。
2.2.4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要有建設清單
基礎設施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相對不足,是貧困村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個好的扶貧規劃,就是要解決這些民生基礎性工程問題,對涉及旅游開發的水電路基礎條件、網絡通訊、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標識系統等相關配套要有詳細的項目建設清單,并明確建設標準、工程量、工程預算等,方便項目立項和資金申請。
2.3旅游精準扶貧管理是旅游扶貧規劃的保障
一個好的旅游扶貧規劃,必須要能提供全過程的跟蹤管理服務,包括產品和項目的深化設計、開展鄉村旅游培訓、項目招商,引資建議書、扶貧資金的申報材料編制、項目建設施工的現場指導、項目的運營管理建議和對貧困戶的針對性指導等,扶持發展鄉村旅游點、農家樂景區、農家旅館、農家餐館等,由點及面,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條,發展與鄉村旅游相關的加工制造、文化創意、生態農業等產業,推進鄉村旅游產業群的形成,將旅游扶貧規劃落到實處。
3.結語
旅游扶貧規劃公益行動是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一項創新性工作,必須堅持“規劃與項目落地相結合;政策與措施相配套;鄉村旅游與扶貧開發開放兩手抓”的基本原則,發揮貧困村自然生態優勢和人文資源優勢,走特色化、品牌化、示范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 《國家旅游局辦公室關于開展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的通知》,旅辦發[2015]163號,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