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赟
摘要:目的:探討“角色扮演”教學策略對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影響。方法:選擇我校高一年級兩個平行班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學生采用“角色扮演”教學策略進行授課,對照班則采用常規互助探究式教學策略進行授課,分析授課前后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水平變化情況。結果:“角色扮演”教學策略極大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明顯促進了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的形成和提高。結論:“角色扮演”教學策略有助于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互動、應用方式有效提高生物學核心素養水平。
關鍵詞:“角色扮演”;高中生物學;核心素養
生物課程的教育需要教師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幫助學生完善生物學知識,提高生物學核心素養[1]。傳統生物教學方式使學生缺乏挖掘和發現新知識的主動性,按照教師安排進行機械記憶,無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導致上課注意力分散,無助于培養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高中生喜愛綜藝娛樂節目,尤其是角色扮演游戲深受學生歡迎,我們通過“角色扮演”希望激發學生探究事物本質的積極性,以此提高生物核心素養[2]。我們將“角色扮演”策略與普通教學模式進行對比,觀察學生生物核心水平變化情況,改進生物教學課堂方式。本研究重點觀察學生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兩個指標,利用《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調查問卷》、后測試題和學生訪談等方式調查生物學核心素養水平,觀察不同教學方式學生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校高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從20個平行班級中隨機數字法進行抽樣,排除不同生物教師授課班級后從中抽取A班和F班兩個平行班級進行對照研究,A班50人,男生26人,女生24人,B班52人,男生27人,女生25人,采用T檢驗對兩個班級學生期中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兩組成績方差齊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教學內容,我們選取高中生物課本(浙科版)第二章《細胞的結構》和第四章《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為教學內容。《細胞的結構》需要使學生認識到生物體的整體觀念,屬于生命觀念的維度;第四章《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則屬于社會責任教學。實驗班學生采用“角色扮演”進行授課[3],具體為:創設情境(擬人化):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需要克服種種困難,細胞各種結構為了爭奪“功能最強”頭銜選擇罷工。如果你們是細胞結構,在爭奪“功能最強”頭銜時如何標榜自己。以小組范圍進行討論,各組抽取細胞結構扮演角色,小組內部討論從結構和功能兩方面分析誰有資格當選“功能最強”結構以及,最后由組長進行匯報,討論結束后每組選擇一名同學進行匯報;組織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匯報完畢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展示自己課前準備的“發言稿”并由學生投票推選,以創建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引導提問,詢問何種細胞結構可以獨立完成相關功能;由學生總結后再現情境:受精卵各細胞結構爭奪半天后發現,只有相互傾力合作才能正常發育。情景帶入學生如果自己是受精卵在正常發育過程中需要經歷什么。抽簽小組扮演草履蟲和人類角色,草履蟲屬于個體衰老,而人類細胞屬于整體中的一小部分;組織小組討論:各組組長抽簽決定本其余小組代表老年人、政府人員、科研人員、成年家屬、未成年家屬、醫生、護士等社會角色作為課后延伸內容;對照班則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授課。
1.3 評價標準
為保證研究結果科學性,我們選擇期末復習階段安排教學,該時期學生對生物概念有大體了解,有助于培養生物核心素養。①利用《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問卷,內容重點考察高中生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相關問卷,涵蓋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四個方面,重點考察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2個方面。我們對問卷賦值進行修改,使其更貼合問題設計邏輯。并向生物學專家和資深生物學教師評價以認證該量表科學性和可行性。對兩個班級實施檢測發現,信度Cronbach-α值0.813,信度較高;②后測試題:以新課改生物教材附頁生物學核心素養測量試題為基礎,結合研究內容擬定后測試題,采用閉卷形式,對兩個班級實施檢測發現,信度Cronbach-α值0.806,信度較高;③學生訪談提綱:我們根據高中生物核心素養調查問卷內容和后測試題制定了訪談提綱,讓學生評價課堂感受,反饋教學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調查問卷》
實驗班和對照班賦值后對生命觀念維度、社會責任維度進行T檢驗,各維度方差均為齊性,生命觀念維度P=0.251,兩者無差異;社會責任P=0.012,兩者存在差異。
2.2 后測試卷
實驗班在生命觀念維度、社會責任維度得分上高于對照班,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學生訪談
實驗班課堂發言活潑積極,通過角色扮演討論,小組成員立即展開討論,有很強的使命感,各成員都發揮了自己的最大作用,其他偷懶同學通過監督重新加入討論。而對照班學生缺乏趣味性和主體意識,渾水摸魚較多,自主學習意識差。
3討論
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發現,現階段高中生物學核心素養總體水平偏低,學生缺乏理性思維和社會責任,尤其以社會責任最難培養。通過調查問卷得分分析可知,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知識記憶而忽略素養培養,教師重視力度不夠,且生物學核心素養水平高低也無法以分數判定[4]。“角色扮演”對培養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后測試卷得分發現實驗班學生在“角色扮演”教學策略實施后生物學核心素養有明顯提高,與傳統教學模式對照班對比有顯著差異,“角色扮演”使實驗班學生更容易形成細胞結構是協調、整體的有機體觀念,因此后測試卷中對生命觀念的評分更高,生命觀念明顯增強雖然社會責任維度也有提高,但程度較生命觀念維度低。訪談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更容易對社會問題產生興趣,但部分學生依然重視生物課成績,缺乏社會責任感,因此后測試卷結果顯示實驗班社會責任維度提升程度低于生命觀念維度[5]。但通過訪談我們發現,“角色扮演”對于培養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是有積極意義的。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角色扮演”特定角色設定讓學生在競爭、互助、協作中培養核心素養,有利于激發了學習積極性[6],通過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完成教學目標,課堂參與度高,學生積極性高,教學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017 年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5-8.
[2]小卉. 游戲教學法在零起點漢語口語課堂的運用[D].上海:復旦大學,2010.
[3]丁亞勤. 游戲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有效性的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 2015.
[4]季樂琴.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 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5):77.
[5]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3.
[6]郭蕓、胡桂平等.“誰是臥底”游戲在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5(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