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義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指導作文教學活動的過程就要秉承著創新教學理念研究新的寫作教學方法,避免格式化的教學手段對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造成阻礙。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結合新課改需求強化教學手段的創新發展,基于此,本研究將著重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路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
引言:
小學生由于思維能力局限和生活經驗缺乏,對作文教學的興趣不高,很多時候會由于寫作思路不足或者素材問題,學生會無話可寫,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作文訓練積極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正確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進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筆者經過教學經驗總結發現,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方案要和小學生的興趣特點相吻合,這樣才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學習主動性,這是構建有效課堂的第一步。
一、貫徹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為教學方法創新奠定了基礎,對學生的主體性的尊重是構建有效課堂和創新教學策略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重視起小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學設計也要圍繞小學生興趣特點和生活經驗,實現針對性和個性化教學目標,帶給小學生不同于的寫作學習體驗。例如,有部分語文教師并不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在課上遇到學生個人情緒或者學生之間的沖突時,會置之不理,認為這是班主任的職務所在,自己沒有必要插手,這是一種消極的處理方式,也是不正確的觀念表現[1]。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情緒變化以及其他問題及時進行解決、調控,尤其是針對情感較為脆弱的小學生,教師更應該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突發狀況的處理。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課內容要根據學生的變化和反應進行調整,例如,在要求學生寫一篇寫景作文時,如“最美的風景”,老師可以舉出一些例子,供學生想象,如果學生對這些例子反應并不明顯,沒有敏感或者不能引起興趣,教師就要轉換話題,選擇新的例子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
為了輔助教學目標實現應用情境教學方法在當前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比較常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設情境也是激發學生寫作欲望、幫助學生擴展寫作思路的重要途徑[2]。比如在小學階段,記敘文的內容比較常見,回憶一件快樂的事、感人的事、難過的事,針對這些內容,教師不妨以教學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對
有關的回憶內容進行重現。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比如對“難忘的一天”進行描述時,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將自己“難忘的一天”講述出來,讓學生試著把握故事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初步的寫作訓練。還有一些具有美術創作天分的學生,也可以先利用漫畫的形式,對自己曾經歷的美好瞬間展開回憶,對寫作訓練的模式進行更新。如果下面的學生有著大同小異的經歷,那么也可以用多人參與的形式,將“難忘的一天”用戲劇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其中,幽默的語言表達、豐富的肢體動作,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進一步發散了學生的寫作思維。
三、優秀作文鑒賞教學
優秀作文鑒賞教學主要就是讓學生借鑒和學習優秀作品的寫作思路和方法,鑒賞教學方式有利于間接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經驗。該種作文教學方法的主要優勢就在于同齡人的作文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并且他們的思維方式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寫作技巧借鑒上具有更大優勢[3]。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將自己寫作的文章與這些優秀文章進行有效對比,進一步尋找文章不足。比如,寫《一次難忘的經歷》作文的過程中,筆者選擇部分結構清晰且語言表達較為流暢的文章,提供給班級學生,要求學生對此進行針對性鑒賞,并要求學生清楚了解文章亮點,發揮優秀作文的引導作用。如果學生對其中的寫作方式具有非常強的印象,并可以將其運用到自己文章當中,則可以大大提升全班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
四、豐富教學的形式,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
一方面,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單一的作文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的寫作教學思路。可以通過擴大寫作的范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完成寫作任務,避免受教于寫作的條條框框,減少教學中對學生寫作的格式、寫作字數的要求[4]。另一方面,由于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仍受到文字認識不全、詞語存量貧乏等情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降低寫作的難度,通過寫話的形式展開作文教學,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寫作壓力。不僅如此,在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作文教學中,要以教材書本為基礎,展開寫作。例如,在學習語文書本中《秋天的圖畫》一文時,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這篇文章,讓學生展開對秋天的想象,從而根據自己對秋天的理解,將其內容以作文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寫好作文。因此,豐富語文教學的形式,是讓課堂變得生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五、開展必要的拓展教學
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為優化寫作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結合小學寫作教學需求應用擴展教學策略,比如中國傳統古詩中包含著豐富而優美的意境,教師不妨在講解古詩內容的時候,以其中的一些詩句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展開相應的寫作練習。例如在對賀知章的《回鄉偶書》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詩句,讓學生對“家鄉的變化”展開描述。這項寫作訓練內容既可以是學生以實際生活來進行創作的記敘文,也可以是讓學生代入古詩詞之中創作的想象文,只要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拓寬其寫作思路,教師都可以進行應用。還有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更多的創作靈感,教師不妨在課堂后面設置一個“讀書角”,讓學生分享一些彼此喜歡的經典名著,大家在結束閱讀活動之后,可以用“讀書筆記”的方式深化自身的寫作練習能力,也可以用“作序”的方法向別的同學進行閱讀推薦。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在課程改革影響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在不斷提升,但是我們也需要正視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重視其寫作訓練,教師也要應用創新教學理念,促進創新課堂的成功構建。文章通過結合筆者個人經驗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個人體會,為相關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陳映潔.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02):163-164.
[2]趙顯玲.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J].學苑教育,2016,11(01):36-37.
[3]焦得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中華少年,2016,12(06):97.
[4]李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