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茗斯
摘要:小學舞蹈教育還沒有被列入一門獨立的課程,作為一名小學舞蹈教師,要不斷轉變教育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把“核心素養”置于深化課程改革、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之中,培養出具有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小學舞蹈教師;舞蹈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11-01
一、十九大精神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人從事了十幾年的舞蹈教育教學工作,下面談談本人對新課改下基礎教育舞蹈教師所必須具備的三方面專業素質
二、強烈的責任心,重視德育教育
我相信,對工作有強烈責任心的教師,工作是幸福的,而缺乏這種責任心的教師只能每天在重重苦惱中應付工作。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能從點滴做起,對學生負責,對自己嚴格,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學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小學舞蹈教師,我們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學習舞蹈的技能,更要在教學舞蹈的過程中滲入德育的教育,以德樹人。
在舞蹈訓練課、舞蹈作品排練中,我會注重培養孩子們合作、團結、助人的品德。比如,在學習雙人舞時,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合作,是很難把雙人舞跳好的,不是你踩到我腳,就是我碰到你頭。更不能讓孩子存在“她是主角地位高,很重要,我跳群舞可有可無”的定位思想。要教育孩子們,每個孩子在舞蹈中都是重要的角色,一個都不能少,每個都是主角,跳得好的同學要幫助跳得差點的同學練習。比如我在給孩子們學習舞蹈作品《弄堂記憶》時,有一個孩子的動作慢了,影響到舞蹈的整個畫面,我就讓全部的孩子一起來陪這個慢半拍的同學再來一次,一次又一次,慢半拍的孩子意識到自己要更努力,不然就會連累到其他同學陪她重復地練習。這個孩子鼓起勁認真地練習,而在重復了三次后,其他同學開始對這個同學有了些許的埋怨,我就教育其他同學:“雖然是陪她練習,但你們要記住,我們不是在陪練,不是在受罰,而是在幫助,我們一起去幫助她進步。”所有的孩子都理解了我所說的話,最后我們都看到了這個慢半拍的同學跟上了大家的節奏,我再次表揚所有人,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不能讓一個掉隊,不光要自己跳得好,更要幫助所有人跳好,要共同進步,作品就會更精彩。
孩子們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學會了舞蹈,學會了樂于助人,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團結,集體的力量大于一切。德育的教育不管是對于舞蹈作品還是對于孩子本事,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三、扎實的舞蹈專業基本功
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是打基礎學基礎的重要階段。一名專業的舞蹈教師,如果沒有具備扎實的舞蹈專業基本功,很難教出優秀的學生。
扎實的舞蹈專業基本功,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正確的動作示范表演能力。一名舞蹈教師,必須且一定要有過舞臺的表演經驗。正確的動作示范表演能力,是衡量一名舞蹈教師專業技術水平高低的尺碼。舞蹈是視覺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舞蹈動作和風格的掌握,教師的正確示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授古典舞身韻,很注重“手、眼、身、法、步”完美結合的高度統一的風格,在學習手眼的組合時,有些孩子沒辦法做到手、眼與呼吸的配合,做著做著就憋著氣呼吸,眼睛又像斗雞眼了,此時教師如用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示范動作去影響學生,給學生以視覺上的啟示,激發學生的情感,就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舞蹈組合的創編與隊形的編排能力。組合,是舞蹈語言的組合,能否將舞蹈組合編排得合理而流暢,是衡量一名舞蹈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內容,是舞蹈教師的基本功。作為一名舞蹈教師,就要求有豐富的舞蹈動作積累,能創編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的舞蹈組合,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舞蹈表現力及創造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比如:我在創編舞蹈作品《黃埔小女警》時,我根據交通警察的情景,創編了一組以指揮交通的手部舞蹈動作的組合,更好地體現了舞蹈作品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很快、很容易地捕捉到交警這一形象。隊形的編排也是一名舞蹈教師不可缺少的能力。不同的舞蹈隊形會有不同的舞臺效果。比如我在教授全國第二季校園集體舞時,我將舞蹈設計為由一人——雙人——交換舞伴——四人——集體;由方形變菱形變圓形等等隊形的變化編排,學生覺得很有趣,不僅激發了他們對舞蹈的興趣,也能讓舞蹈作品更豐富、好看。
(3)靈活多變的舞蹈教學法。小學生的協調能力比較弱,一個舞蹈動作,手腳的配合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很難一下子能學會,學生可能會容易放棄,老師就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巧妙地利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練習舞蹈的興趣,樹立能夠學會的信心。比如:我在教學全國第二季校園集體舞《童心舞動》第二個舞蹈組合的舞步,學習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蹦跳步時,我利用了講解法、示范法、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筆者先跟大家講解舞蹈的四個方向,接著完整示范一遍舞蹈動作,然后教學腳下的舞步,再教學手的動作,最后學習手腳配合的完整動作,這樣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不僅舞步學會,自信心也增強了。
四、舞蹈教師要具有創造性思維,敢于創新
教育教學要適應社會發展,敢于改革敢于創新,所以在現代的教學中,我們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教師要敢于創新,注重開發學生的參與性及創造性,要讓學生動起來,參與進來,去不斷地創新。只有教師敢于創新,才能賦予學生綜合與創造的能力。
在我舞蹈的教學中,我嘗試運用游戲的方法,讓學生身體動起來。而這種動,是學生自發地、自然地、無形地參與的,讓學生做到主動參與的同時進行舞蹈動作律動的創造。在上四年級的一個班,我讓學生通過用身體姿式創造各種圖形。用自己的身體寫阿拉伯數字1-9。學生們站立,用身體擺出阿拉伯數字1-9的動作,我念一個數字,大家做一個,討論誰更準確,更有創意。學生們興奮地創造著,有些數字都能擺出好幾個身體姿式。接著我也嘗試著讓學生用身體的某部位去創編舞蹈動作律動。首先,我讓學生把自己的手肘當作筆尖,空間就是紙,寫自己的名字。一開始,同學們只是新鮮地試著按我的要求去做,認真地寫著自己的名字,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畫面。接著,我要求大家跟我一起,寫一個“陳”字,陳字一共是七畫,我們一起數著筆畫,但這次我改用“額頭”當筆尖,將注意力放在額頭上,一起按筆畫數來寫“陳”字,額頭帶動著身體動起來,整齊地按著同一個方向舞動,第一筆,全班同時擺頭往下,第二筆,全班從站立的上往下蹲,往右的筆畫,全班同時往右傾……同學們做的這些擺頭,往右,下蹲等等的一些動作,并不是在模仿老師,而是他們自己根據他們自己所處的空間與意念所做出來的動作。
最后我讓學生改用“膝蓋”去寫數字“3”,他們一下子,笑了起來,他們感覺到了用膝蓋寫的這個“3”字,轉動著膝蓋的同時,他們的身體與胯部也不由自主地扭動與擺動起來,所以覺得好玩又好笑。這些扭跨的自然動作就這么形成了。
我不停地改用身體不同的部位當筆尖,寫著不一樣的字,學生的積極性增大了,他們自己主動地動腦筋,提議用身體× ×部位寫些× ×字。創造思維也一下子激發出來,提出了好多好玩部位,如:用小屁屁寫數字“8”……對于孩子的這些完全是頑童式的動作也無妨,最關鍵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表現出來了。
以上的這些練習,也可以加上一些空間的要求,空間大的,同學們的動作幅度就得大,空間小,動作就自然變小了,還可以播放一些輕柔與快速的音樂,讓學生跟著播放的音樂,隨著音樂加快或放慢來舞動身體??臻g與速度的變化,出來的動作律動效果也不同。這就形成了初步的舞蹈動作律動創編了。
同學們的創造潛能被大膽地挖掘出來,讓同學們又一次自信地找到了自我,各自都嘗到了創作及表演的甜頭,更加增進了同學們的信心和學習的興趣,還培養了同學們大膽的探索及嘗試和創新能力!
新時代的社會發展與更替,以眾不同的創造思維、強烈的責任心、扎實的舞蹈專業基本功,是小學舞蹈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