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坤 肖俊華
摘要: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與時俱進的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Fhotoshop》作為“產品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在整個專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在《Fhotoshop》授課過程中,采用“創意設計工坊+大賽”教學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效率。以“創意設計工坊”為知識點的教學基地,再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設計“大賽”來檢驗“創意設計工坊”培養效果,讓學生成為教學和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可以更直接快速的掌握軟件輔助設計的流程和方法。并研究出一套更為完善的“創意設計工坊+大賽”的應用教學法,解決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關鍵詞:“創意設計工坊+大賽”;教學理念;《Photoshop》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09-01
一、研究背景
產品設計隸屬于藝術設計學范疇,相對于其它設計專業,產品設計專業涉及的知識面更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國內開設“產品設計”專業的院校,基本上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主,因“產品設計”專業的特殊性,一般很難有效的開展有實際意義的實踐教學活動。在課程設置上基本與其它設計專業的雷同。高校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執行和監督者,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很難做到讓學生完全抓握課程的全部內容,尤其是一些理論和實踐結合很密切的課程,如何在有限時間段內,讓學生掌握課程的專業技能,跟的上市場的需求呢?這需要高校、教師以及學生多個方面共同面對的問題。現今,我國對產品設計類人才的需要不斷增加,尤其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高水平的產品設計師,往往是企業重金招聘的對象。人才需求增長的同時,也對產品設計師的個人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實情況說明,企業在校園招聘大多以實習生崗位為主,相對要求比較低,但是工資待遇一般;而企業在社會招聘時,那些有幾年工作經驗的產品設計師往往是企業高薪招聘的香餑餑,這點是多數剛剛走向社會的畢業生所不具備的。因此,在開設了“產品設計”專業的高校,都積極在探索如何完善本專業的教學體系,在有限的教學時段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跟上市場的需求。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后,讓學生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課外實踐上,學以致用,這也是現代教學思路改革的一種創新模式的嘗試。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分析
產品設計是一個邊緣學科,也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設計領域,涵蓋范圍很廣泛,大到飛機輪船小到牙簽紐扣都是產品設計的范疇。產品設計的過程有一套標準的體系。前期主要是以產品市場調研為主;中期主要是以產品的初步設計為主,后期主要是以產品的工程設計為主。如何學好產品設計,應該需要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來引導學生。《photoshop》課程是產品設計學科中一門重要的核心專業課,該課程專業領域能力的提高,將直接影響學生畢業后就業的機會。
如何提課堂內的理論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的結合,以及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各大高校都在嘗試革新,例如,增加實踐課時量、改革教學內容、促進校企合作等內容,但效果甚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
國外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調整課程內容和實踐課的比例;(2)組建團隊式的設計“工作室”,集聚團隊的凝聚力和創新力;(3)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的設計大賽,例如,“紅點概念設計獎”、“IF概念設計獎”等,都有大量的國外學生參加并獲獎;(4)引導學生參與企業設計項目,學習企業設計產品經驗。這幾項措施,比較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近些年,國內部分開設“產品設計”專業的高校,也在嘗試“創新設計工坊+大賽”的教學理念,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并沒有在大面積的普及。這就要求我們高校的教學者,有責任和義務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上提出更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當今高校的教學和教改創新,讓“創新設計工坊+大賽”教學理念應用于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適應市場需求,完善自己我。
三、結語
對學生進行《photoshop》授課時,建立“創意設計工坊”,選擇部分學生組建創意設計團隊,凝聚團隊的創新能力,有針對性的參加各類設計大賽并積極參與企業的產品設計研發。一點蓋面,對大部分學生起到引導和示范性作用。經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應用,“創新設計工坊+大賽”的教學理念可以非常有效的體現出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的重要性,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團隊形式學習《photoshop》設計軟件的操作,輔助學生完成作品的設計,間接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過程中突出理論與實踐的連接,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進一步與社會的需求接軌,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江西省高校教改課題“創新設計工坊+大賽”的教學理念在《Photoshop》課程中的應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XJG-16-31-4,課題主持人:李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