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榮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互聯網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網絡消費已經成為了全新的主要消費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給中國居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消費和投資渠道,現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刺激居民消費的重要一部分。因此,研究互聯網金融對于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金融與中國居民消費的發展現狀,其次對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居民消費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最后根據研究結論進行分析。通過本文,希望可以幫助互聯網金融更好發展,滿足中國居民消費需求,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網絡消費;居民消費;中國居民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一路茁壯成長,模式不斷創新進步,政府對其高度重視。自2013年以來至今,我國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了培育創新型產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手段。不過就目前的交易數據來看,還存在很大提升空間。互聯網金融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新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互聯網金融可以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因此會對居民消費帶來一定影響。促進我國居民消費潛力的同時,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加強結構性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1.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化的呈現。與傳統的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服務群眾較為年輕,投資主體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仍處于不成熟階段,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包括發展速度較快,創新模式較多,暴露問題較多,因此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機遇與挑戰共存。通過互聯網金融,中小型企業融資更加方便快捷,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有利于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但是互聯網金融在提供了方便與快捷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風險,例如互聯網金融平臺倒閉、詐騙、非法集資等現象。現階段需要加強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督管理,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打擊違規非法平臺,為互聯網金融打造良好環境。
2.互聯網金融的規范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報告中多次提到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問題。加大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是目前的首要工作。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經歷了快速發展過程后,為了使互聯網金融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必須在現階段做到規范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工作是對互聯網金融實行嚴格監管,打擊虛假互聯網金融平臺,并且加強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和資金托管。通過這些方式,可以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影響著我國居民的消費,因此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監管和引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
1.變量選取以及樣本數據來源
根據絕對收入假說消費理論,消費與收入中存在穩定的函數關系。收入提高的同時,消費也會隨之提高,但是消費提升的幅度總是低于收入提升的幅度。本文根據該理論,為了反映出收入對于消費的影響,將國內生產總值表示收入,居民消費總額代表消費,互聯網金融模式由于多為第三方交易,并且對于消費影響較大,因此用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來代表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標。選取居民消費總額為被解釋變量,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為解釋變量。本文的數據來源為2008年至2018年內的樣本數據,為了防止由于通貨膨脹對于變量帶來的誤差,以200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基礎價格進行折算,國內生產總值以2008年為基本進行折算。
2.ADF檢驗
為了保證平穩性,避免出現“虛假回歸”的現象,本文采用了ADF方法進行平穩性檢測。將國內生產總值用F表示,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用Z表示,居民消費總額用C表示。并且使用蒙克卡羅法進行計算,得出結果顯示,C,F,Z序列都是非平穩的,但經過一階段查分之后會變成平穩的。即為一階單整序列,通過該結果,可以進行居民消費,國內生產總值和互聯網金融模式中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協整檢驗。
3.協整檢驗
雖然本身為非平穩的C,F,Z序列,經過ADF檢驗,反映出了其中存在的長期均衡關系,也可稱其為協整關系。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C,F,Z序列進行回歸,得到結果。ADF檢驗值為-2.2568,5%臨界值為-1.9765,10%臨界值為-1.6358。因此的到殘差為平穩的結論,證明其中存在協整關系與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三、研究結論與政策含義
1.研究結論
通過本文對于互聯網金融對于中國居民消費影響的研究,表現出當前互聯網金融對于居民消費的影響效果十分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隨著我國競技水平的提升,互聯網得到了廣泛覆蓋。因此互聯網金融和網絡消費已經成為目前消費者的主流消費方式,從不同方面給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互聯網金融以其方便快捷的優點,使居民的消費以及投資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消費信貸,投資渠道等。并且居民消費需求更加多元化,極大程度地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其次,互聯網金融極大程度地促進了網絡消費的發展,經過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可以看出,即使我國互聯網金融與居民網絡消費程度不穩定,但是發展變化基本相同。由此得知,我國互聯網金融與居民效果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最后,居民消費極大程度上受到了收入的影響,同時互聯網金融對于居民消費也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并且互聯網金融對于居民消費可以起到正向作用,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從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2.政策含義
我國政府對于互聯網金融有著高度的重視,因此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居民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意義。提高居民的消費需求,大力發展消費經濟,使我國經濟保持穩定性的同時得到快速增長。并且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可以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消費環境,保障居民的消費質量。通過這種方式,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模式,可以提升居民消費水平,增加居民的消費量,提升消費能力。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重點提高社會福利水平,保障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因此也會帶動消費水平的提升。因此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建立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提高消費意愿。
四、結論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其次對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居民消費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最后對研究結論以及政策含義進行了分析。加快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有效的增加居民消費支出,希望通過本文,相關部門可以加強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防止交易過程中買方資金被挪用,詐騙情況的發生。促進我國居民消費增長,保持國民經濟穩定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海燕.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6,15(1):162-166.
[2]常京京.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報,2016,15(2):77-81.
[3]張李義,涂奔.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城鄉居民消費的差異化影響--從消費金融的功能性視角出發[J].財貿研究,2017,17(8):70-83.
[4]唐藝軍,劇苗苗.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影響的貢獻測度研究--基于P2P視角的實證檢驗[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4):393-399.
[5]李薇,朱婷婷.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8(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