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各組45例,執行常規護理的組別列為對照組,執行心理護理干預的組別列為試驗組,對比兩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比兩組焦慮、抑郁評分,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要低(P<0.05)。護理后,試驗組治療依從性明顯比對照組要優(P<0.05)。結論:針對老年高血壓病人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以顯著調節病人心理狀況,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老年高血壓;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高血壓是目前發病較高的一種病癥,主要癥狀為血壓異常上升,出現頭暈、惡心,目前相關數據顯示,高血壓病人以老年人為主,年齡上升使得老年病人身體功能出現衰退,治療難度加大,同時護理工作難度也隨之加大,病人的治療依從性也比較差[1]。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雙盲試驗方式,探討了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的影響,試驗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各組45例,執行常規護理的組別列為對照組,執行心理護理干預的組別列為試驗組。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63~79歲,平均(71.3±6.2)歲;試驗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65~82歲,平均(72.5±6.1)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定期測量病人血壓,叮囑病人用藥,開展有氧運動,實施飲食護理,跟蹤隨訪,開展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叮囑病人少食鹽,每天控制在6g 以下,多補充優質蛋白,少進食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每日攝取一定量的鈣、鎂、鉀。護理人員教育與監督病人戒煙,告之吸煙對其自身病癥的重要危害,并勸告病人戒酒。護理人員要協助病人養成良好作息習慣,盡可能不要熬夜。對于血壓控制情況良好的病人,可以指導病人開展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等,以有效增強體質,同時叮囑病人運動量與運動強度要適中,避免異常情況產生。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執行心理護理干預,由于病人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會有各類不良情緒產生,比如:焦躁、自卑、憂郁,從而較大影響治療,嚴重可致病人有輕生的念頭。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多與病人溝通交流,掌握病人身心變化,把高血壓病癥的知識向病人講解清楚,增加對病癥的認知度,以增強戰勝病癥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此外,護理人員可以給予病人心理暗示,讓病人可以處在無壓力與焦慮的環境之中,讓病人可以有個輕松、愉悅的心態。與此同時,護理人員要主動多與病人家屬展開溝通交流,得到病人家屬與支持、理解、認同,從而可以給病人打造溫馨、舒適的良好環境,以利于改善病人各類不良情緒,讓病人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另外,護理人員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病人的實際情況,比如:個性、文化程度、病況,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從而更好地開展心理干預,以調節病人的不良情緒,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2](1)焦慮情緒:用焦慮自評量表加以判定,以1-4級判定病人焦慮出現頻率,當標準分在50分或以上,就可判定病人有焦慮情緒。(2)抑郁情緒:用抑郁自評量表加以判定,以1-4級判定病人抑郁出現頻率,當標準分在53分或以上,就可判定病人有抑郁情緒。(3)記錄與對比兩組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共發放90份表,回收90份,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實驗所有數據全部由SPSS21.0版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數據對比;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比較組間資料。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情況 護理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覺服藥率明顯比對照組要優( 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病人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比兩組焦慮、抑郁評分,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要低 ( 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是目前常見慢性病癥,是心腦血管病癥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高血壓極大損傷病人機體,降低病人生命質量,給病人家庭帶去嚴重負擔[2]。心理護理運用于老年高血壓病人,可以顯著改善病人各類不良心理問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人良好預后[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后,對比兩組焦慮、抑郁評分,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要低。護理后,試驗組治療依從性達到93.3%,明顯比對照組55.6%要優。綜上所述,針對老年高血壓病人執行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調節病人不良情緒,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值得大力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楊歡.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負性情緒以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05):175-176.
王燕.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效果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5):126.
余文珊.心理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對高血壓老年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