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福
【關鍵詞】 教學反思;體育教師;內容與格式;創新;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038—01
反思指人對自己的言行進行總結、思考、內省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總結、思考、內省的過程,也被稱為課后反思。教學反思作為教師改進教學行為的重要途徑,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有效方法,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環節。作為體育教師,如何才能較好地進行教學反思,筆者認為只有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反思,才能發現自身教學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完成教學改革的任務。
一、體育教師為什么缺少反思的能力
1. 缺少反思的意識。體育教師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一般都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教學工作成為普通教師毫無新鮮感的簡單勞動,不少體育教師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不能及時總結提煉。
2. 缺少反思的氛圍。教育與科研兩張皮的現象,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為、急功近利等等做法,不可能形成鼓勵體育教師反思的氛圍。
3. 缺少反思的機會。體育教師不能形成圍繞課題研究提出的問題,組織和開展行之有效的交流研討活動。體育教師不熟悉教育科研方法,缺少研討手段和形式,很少有反思實踐的機會。
二、體育課教學反思的內容與格式
1. 內容。成功經驗、不足之處應是教學反思的重點內容。每堂課經過教師的精心準備總有成功之處,如果教師能夠將這種成功之處記錄下來并長期積累,教學經驗自然日益豐富,有助于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是缺憾的藝術,無論教師的課前預設如何完善,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有疏漏之處,教師課后要仔細分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查找問題根源,思考解決對策,以免重蹈覆轍。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一節課是教學反思的應有之義。除此之外,從教學理念、目標達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學生的創新成果等角度出發,都可以展開教學反思。
2. 格式。教學反思的形式不拘一格,沒有規定的格式。隨筆式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類似散文,可以敘事、議論、抒情,文體靈活多樣。案例式是先進行教學過程或教學片斷的描述,再分析案例的原因及得到的啟示,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形式。日記式教學反思以日記的格式展開,有具體的日期,按時間段(如一學期或一學年)保存。在日記日期后面起一個標題或關鍵詞,為日后回顧總結、查找相關內容提供線索。
三、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1. 寫成功之處。體育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體育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慨;體育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供以后體育教學時參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 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 、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在今后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 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
4. 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中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辦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展體育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今后的豐富材料。
5. 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6. 寫心得體會。體育教師應經常閱讀報紙雜志,記下一些好的材料或寫些心得體會。豐富的教學經驗是靠著平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零零碎碎的經驗教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凝聚成寶貴的經驗。
只有校本教研才能使教師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研究者,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才能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索,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從而形成自身教學與研究特色,才是為教學行動而進行的研究,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夠持續進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創造性實施新課程,從而終身發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