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英
【摘 要】留白是一種傳統的藝術手法,在一件藝術作品中,作者往往會留下一些空白之處以引發人們的想象,使作品煥發生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留白的藝術手法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思考探索掌握知識。本文將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用“留白”將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精彩。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留白
“留白”這一藝術手法在我國藝術品創作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中國的傳統畫作中,畫家都十分重視“留白”,他們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賦予畫作一種超越現實的意境,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同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也可以把“留白”這一手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之中。“留白”這一藝術手法在課堂上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語文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引導他們去通過想象來發現知識并掌握知識。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出發,談一談如何用“留白”這一藝術形式將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精彩。
一、朗讀中留白,留給學生想象空間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設計不是讓課堂每個步驟都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設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來指導教學的方向,之后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課本中發現知識,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自主探索,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例如,在教學《觸摸春天》這一課時,完成新課導入后,我就讓學生開始自己朗讀課文,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安靜創造了什么樣的奇跡”。當學生讀到描寫蝴蝶從安靜手中飛走,她抬頭仰望的句子時,有的學生就有了疑問“老師,‘仰望是人用眼睛向上看的動作描寫,安靜是一個盲人,她怎能‘仰望呢?這個詞是不是不恰當?”學生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進行了用心的思考。這時,我沒有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讓他們繼續朗讀課文,引導他們在課文中發現作者表達的感情。在經過恰當的“留白”之后,學生的探索欲望被激發出來,最后大家都想象到了作者描寫的場景,對作者的感情描寫也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
二、提問中留白,引導學生思考探索
人的思考是由疑問引發的,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經常有疑問才能有思考,才能有發現。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設計巧妙的問題來引起學生思考,引導他們在求知心理的驅動之下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通過思考突破常規思維的限制。教師在提問時適當的留白,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發揮想象力,從多種角度去探索。這樣,學生的想象能力能夠更加豐富,變得更富有探索精神。
如教學《幸福是什么》一文時,在課堂的一開始,我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大家想想自己認為的幸福是怎么樣的?”問題提出后,我沒有給明確的答案,而是留下空白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在之后的課文學習中,學生會帶著這樣的問題來學習,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之中。之后,我進行了課文的講解,引導學生去思考文中發生的童話故事里有什么寓意,然后讓學生說出文中兄弟的幸福是什么。學生在思考之后進行了回答,有的學生說:“第一個青年的幸福是當了醫生,看好了很多人的病”;有的學生說:“第二個青年去了很多地方,做出很多貢獻,這就是他的幸福”;有的學生說:“第三個青年耕種養活了別人,他是幸福的”……在完成了對課文的學習后,學生通過思考,對幸福這一概念的理解進步加深了,留白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三、課堂外留白,鞏固語文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受到時間的影響,很難完美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的留白,將教學擴展到課堂之外,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達到鞏固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上完《貓》這一課后,提問:“同學們,學了這一篇課文以后,你們有沒有喜歡上活潑可愛的貓呢?大家想想自己課下能組織什么活動來進一步了解貓?”。有的學生說,要回去仔細觀察小區里的貓寫一篇日記;有的學生說,要四處搜集與貓相關的故事,寫一篇作文;有的學生說要拍一組貓的照片,并配上小詩;有的學生說,要組織一個帶著自己家貓一塊活動的聚會,進一步了解貓……課后,學生們都完成了自己想出來的活動,對貓這一動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從時間長短的角度來看,課外是時間最長的“留白”。我們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恰當的“留白”設計。像我一樣,教師也可以通過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給學生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使學生在作業中獲得樂趣的同時,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這樣“留白”就幫助教師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作為一種藝術手法,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膽地引入“留白”。通過“留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思想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解放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相信隨著我們廣大語文教師的不斷探索創新“留白”這一手法會在語文教學中發揚起來,語文教學活動也會越來越精彩。
參考文獻
[1]繆梅芳. 留白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小學教學參考,2011(7):37-37.
[2]王美雙.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留白策略[J]. 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