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平
【摘 要】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的課堂學案,是教學過程中以學案為操作材料,課前引導學生預習,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突出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案。初中化學實驗課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實踐性,因此在教學中運用好導學案,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對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探究課導學案 基本教學流程 注意事項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是指通過學生的預習和教師的指導讓學生把自學、輔導、合作實踐、交流、練習、反思評價等幾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并始終貫穿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的一種實驗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是優化導學的操作平臺。下面針對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應用進行闡述。
一、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應包含的基本要素:
第一,課題和課型:學案的類型有新授課和復習課之分,因此在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側重點有所不同。
第二,學習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第三,重點難點:它能提醒學生要掌握的重點和要突破的難點。
第四,與前后知識的聯系:能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架設溫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構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
第五,課堂的情景引入:結合本堂課知識,以故事或圖片或事件或史實或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為情景引入,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迅速進入新課。
第六,疑難點、易錯點、操作要點、注意事項:它能提醒學生需要特別注意相類似、容易混淆的相關內容。
第七,典型例題:通過設置典型例題或實驗的分析,使學生了解所學內容在試題中是以什么形式、題型來設計的,難度如何。從而啟發學生思維,規范解題。
第八,鞏固練習:可通過設計諸如識記類、理解類、應用類、創新類及討論類等多種多樣的題目,作為課堂內容及例題講解后的鞏固訓練,以檢驗所學知識。
二、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的基本教學流程及實施過程:
根據化學學科的教學特點,可構建如下教學流程: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實驗探究——精講點撥——當堂反饋——鞏固拓展。
實施過程:
1.自主學習:
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自查、互查、抽查、檢測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對課前學案的完成情況,解決學生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其設計思路為:提前發放→提前收取→教師抽批→課前發放→自查梳理。
2.討論交流:
在探究式教學中,通過探究前的“假設”創設探究情境,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分析、實驗,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其設計思路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點評→取長補短→最佳方案。
3.實驗探究:
第一,提出問題:通過情景引入,提出的問題要引起學生認知結構上的不平衡,造成學生心理的懸念,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方案設計:實驗探究既“探”又要“究”,而學生間的交流恰恰體現了“究”的過程。這個過程能考查出學生對知識內化理解的深度,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思維品質的極好時機。所以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敘述,而是應該進行深入的討論,從而理解他人設計的意圖并進行比較,同時加以判斷,選擇出最佳方案,這樣才達到實驗探究的目的。
第三,探究實驗:探究實驗課學生實驗,然后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抽象的邏輯思維,自己概括歸納實驗現象,分析實驗數據,從而揭示出物質變化特點及其規律。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點撥、評價的主導作用,主要職責是創設學習情景和學習途徑。學生通過實驗,親自去解決發現的問題,使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探究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了表達能力;歸納總結,促成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也得到有效鍛煉與提高。通過以上學生的動手、動腦、動眼、動口等活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第四,現象或數據記錄:在探究學習中,學生也要根據實證資料做出對現象的科學解釋。一是要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二是要記錄反應控制條件;三是記錄“反常現象”。
第五,解釋或結論: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該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的解難釋疑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其設計思路為:問題引入→方案設計→實驗探究→現象或數據記錄→解釋或結論。
4.精析點撥:
以教師主導為依據,充分體現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導”的功能。其設計思路為:收集歸納問題→教師引導點撥→歸納形成板塊→例題突破難點→師生反思釋疑。
5.反饋矯正:
學生學習情況要當堂反饋,及時矯正。反饋矯正的題目要圍繞本節知識點精心設計,題不在多在精,要典型,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教師在講解時要多注重學法和解題方法的指導。其設計思路為:學生定時練習→個別回答答案→組內討論答案→小組匯報情況→教師點撥釋疑。
6.鞏固拓展:
在梳理課中問題的基礎上,對本節課知識點歸納總結,并完成本節課知識體系的構建。同時要注意課時的連貫性,布置下一次的“自學查測”內容。其設計思路為:梳理課中問題→歸納構建體系→完成課后作業→自我反思問題→預習下節內容。
三、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課導學案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第一,用導學案教學要努力做到: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化學新知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解答。總之,在課堂上只要學生能完成的、做得到的,教師絕不能包辦代替。
第二,要控制好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自主學習絕不等于放任自流,課堂上,教師要動態地把握好“學”與“教”的度,要加以適時的引導和調控。
第三,處理好“三個結合”。一是,緊扣教材與課外拓展的結合。二是,緊扣導學案與課堂生成的結合。三是,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指導的結合。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化學實驗探究課中的科學運用,架起了學生和教師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梁,培養了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塑造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構造了“新課標”指導下的優質高效的化學“新課堂”,不斷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