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鳳香
【摘 要】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怎樣去實施無痕教育的幾種方法,以及無痕教育在培養德育中的魅力。
【關鍵詞】無痕教育 滲透 德育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伴隨著的是傳統師生關系也經歷變化。特別是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者、領導者、協調者的角色逐漸演變成學習者、設計者、學生的良師益友等,故小學班主任的新角色成為教育改革的關鍵。無痕教育就是突出時效性和實踐性,對培養學生的德育有著重大的意義。那么,什么是“無痕教育”呢?無痕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與教育者的接觸、交流、體驗,與教育者的意志產生共鳴;在情感交流中潛移默化,不留痕跡地接受教育的一種思想教育方式。為了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對無痕教育實施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無痕教育要言傳身教,率先垂范
教育是一門科學,它的有效實施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律。教育又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教師用潛移默化的耐心和偉大的師愛來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生活中我一直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古人云:“身教勝于言教。”班主任在學生面前就是一本書,一面鏡子,對學生的影響甚至比他們的父母還要大。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真正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盡量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常帶五、六年級的學生,我一直要求學生每天早上提前15分鐘到校進行早讀,因為“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記憶力最好。從我一開始提這個要求后,我自己天天提前20分鐘比學生早到。
從工作中我感受到班主任的模范行為無時無刻都在影響學生,因為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班主任只有做到真正的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去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言傳身教的教育魅力在于悄無聲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二、無痕教育需要用真心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要想真正地教育學生,除了責任心、愛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找準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知心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心靈,傾聽學生的呼聲,與學生平等對話和溝通,只有真正做到用真心、真情去拔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才能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理相濟的目的。在工作中,我常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當我需要與學生談話時,我會把自己的手放在學生的肩膀上,像好朋友一樣 ;在談話過程中,用母愛般的情感,主動地、努力地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真心,真正從心理上接納老師。這樣,學生就能在自然、平等的氛圍里學會傾聽,學會思辨,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對他人負責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真正達到無痕教育的目的。
三、無痕教育要善于捕捉最佳時機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并非是簡單的“告訴”,更非是粗暴的訓誡。而應該是一種啟迪、感化,是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心靈交流;是一種境界,是心靈與心靈的融合;是一種充滿個性化關懷的超凡智慧;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切身體驗自覺和自信的教育。記得一位外國教育家曾經說過:“當孩子意識到學習是在教育他的時候,這樣的教育往往是失敗的”。故老師要能善于去捕捉最佳的教育時機,讓無痕教育的魅力滲透的更加精彩。一到高年級,總是有一部分男同學不愿意佩戴紅領巾和校牌,而學校又把儀表列入班級管理的評比中。面對這種情況,假如班主任不管,不但養成學生松散的行為而且影響班集體的形象。所以有些高年級的班級就因為這一項扣分導致評不上“文明班級”,評不上文明班級是小事,但如果因為這樣助長了學生不關心集體,沒有集體榮譽感的思想就不好了。開學初,我班也有幾個不佩戴紅領巾和校牌的同學,問他們原因,說是天天這樣戴太麻煩了。有一次,我收到了學校值日生的一張紙條,上面記錄了我班有一個學生沒有佩戴紅領巾和校牌。時機終于到了,上課鈴一響,我走進課室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我們現在來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我在黑板上寫了以“我驕傲,我自豪”為主題。請同學談談自己值得驕傲、自豪的內容。學生紛紛舉手暢談,有的說自己曾經做過的一件事,有的說自己考試得了第一名,有的說跟別人比賽贏了等等。看學生說的差不多了,我把握時機說:“同學們,想不想聽老師說說我驕傲和自豪的是什么嗎?”同學們大聲說:“想!”我說:“好,我來說說。”于是,我便聲情并茂地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是我們實驗小學的老師!我驕傲我是你們的班主任,你們的好朋友!我自豪你們是我的學生,我的孩子!我愛我的祖國,愛我們的學校,愛我的學生 !我以祖國、學校、學生為榮。所以我把我的驕傲、自豪帶入到我的工作中去,我認真教學,關心、愛護我的學生,時時刻刻維護祖國、學校的名譽,不讓祖國、學校的名譽受到半點的損害……”學生聽了我的一番話后,紛紛進入到我想說的問題中去了。有的說自己是這所學校的學生而驕傲,應該做到努力學習,做好文明禮儀,有的說作為我的學生,這個班的成員而自豪,應該時時為班集體著想,不做有損班級名譽的事。我的教育目的達到了!從此,我們班再沒有不佩戴紅領巾和校牌的現象。善于把握最佳的教育時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教育就這樣靜悄悄地開放,讓學生自我感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這樣的教育遠遠高于直白的說教和強烈的加予。只有尊重,理解學生,把握時機才能創造出一個真正和諧的教育氛圍。
以上是我在培養學生德育工作中嘗試的無痕教育,與大家共勉。我認為無痕教育是一種以情感人,以情觸發人的靈魂,使人在不知不覺中覺醒、奮進的行為。培養高尚的德育就這樣在情與情的交融中潛移默化。老師的“感”與學生的“應”產生共鳴,達到教育的目的。總之,無痕教育是提高德育教育最實效最簡單的方法,真正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