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燕
摘 要:數學核心素養是針對良好數學教學這一數學課程基本理念,對學生提出的基礎性、整合性、前瞻性要求,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要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就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進行課外實踐,增強學習體驗。教師還要以教材為核心,進行深度教學,以不斷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教學;核心素養;創設情境;學習興趣;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6-0057-02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要用融通、聯系的觀點來整體把握其基本內涵,建構其體系;更要落實到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之中,體現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潛移默化、日積月累,漸進發展、逐步提高。教師要通過有效途徑,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技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探研。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
1.提升數學思維,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一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有所體現。例如,在教學“正方體的認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對正方體進行深入了解和直觀感受。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下會列舉出一些生活當中常見的正方體,比如魔方、積木等。在學生們對生活中的正方體有了了解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呈現一些正方體物品,讓學生通過觀察這些物品,正確掌握正方體這一概念及其特征,從而將這一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2.樹立學習自信,促進個性發展
良好的核心素養培養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外,還可以讓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不斷挖掘自己的數學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過程中,教師先要進行詳細講解,在講解過后,可給學生設置一些練習題目,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題目練習中。在學生們給出正確的解題方法后,教師應當對學生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都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以更高的熱情進行數學學習。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觀。
3.體現教學目標,實現教學價值
良好核心素養的體現,除了可以表現在學生本身能力以外,對于教育者來說也有著很大的價值。首先,它能體現數學教學目標,給教學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其次,在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可以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能檢驗教師的工作態度以及責任心和事業心。第三,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建立,實現了數學教學價值。這一作用可以具體表現在教學中,例如,在進行學期測評時,教師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做一個總結。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平時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這時,教師再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自信,這對于數學學習將大有裨益。
二、發展核心素養的具體措施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期,他們的認知能力還不強,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對知識點不能很好地進行理解。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會有一定的難度,而學生們也難免會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給學生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的氛圍,給學生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進行合理有效的學習。為了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教師要在教室布置方面下功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室內部環境的布置。除了讓學生在教室布置宣傳標語外,還可以專門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留出一定的版面,讓數學課代表定時出一些數學小幽默,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教師可創設“烏龜和兔子進行數學競賽”的情境,利用這一情境設置具體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解答。
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體現在學生個人能力方面,還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上。現代社會不斷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學習成績好這一特點,還要具備各方面能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解答一道關于“長方形表面積計算”的題目時,有的學生對概念理解不透徹,對知識點掌握不夠準確,在解答時不能將每個面的面積進行正確計算,或在進行運算時出現失誤,導致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此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討論。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疑惑以及解題思路大膽地說出來,和其他同學共同研究正確的解題步驟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小組成員之間能互相幫助,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大家一起成長和進步。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過程,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進行課外實踐,增強學習體驗
數學源于生活,學生良好數學能力的培養,需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無論學習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應當將其運用于生活,這樣才能發揮出學科的特點和價值。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如此,它需要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發展特點,指導學生進行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課外實踐活動,將數學應用于生活實踐中。因此,學生良好數學能力的培養和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在教學“統計學”的初步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對這一概念有一個深刻的認知,教師可以利用周末讓學生們進行統計活動。再如,在對“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超市購物聯系起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1箱酸奶30元,1個玩具15元,買1箱酸奶和1個玩具要用多少元?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計算。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具體購買物品的過程中,幫助顧客進行計算和找零。這樣,學生既能掌握兩位數的運算方法,又能對“元角分”這一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諸如此類的社會實踐,既讓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又加深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數學教學置于生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數學思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三、結語
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學科,數學教學不僅僅局限于傳授數學基礎知識,還在于發展人,發展人的思維、培養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進行課外實踐,增強學生學習體驗。要以教材為核心,進行深度教學,以不斷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建楠.數學核心素養在“問題—互動”教學中的培育[J].教學與管理,2016(25).
[2]張俊珍.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2).
[3]章建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6(07).
[4]李星云.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基于PISA2012的視角[J].課程·教材·教法,2016(05).
[5]李星云.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