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學困生,是指在化學學習上存在較大困難的學生。它是一個全球性的普遍現象。學習困難不是由先天導致的,它的出現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學生抱怨化學難學,教師抱怨化學難教,家長也苦不堪言。此時,若能發現形成化學學困生的根本原因,并且針對學困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重拾化學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學生突破化學學習的障礙,最終解決學困生問題。此文主要從主體因素的四個方面分析化學學困生轉化策略,分別是動機和興趣、學習態度、方法和習慣以及心理素質。
關鍵詞:化學學困生;主體因素;轉化策略
古今中外,學習困難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在二十一世紀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習問題的嚴重性已達到不得不解決的地步。學習困難問題的研究,不僅成為了中國的熱點課題,同時在其他國家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其中,研究化學學困生成因的書籍和論文已汗牛充棟,但化學學困生如何通過自身的改變而成功轉化,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1、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家曾說:動機是激發人們做各種活動的基礎。它能鞭策人們堅持不懈地為了理想和目標而奮斗努力。而動機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便是興趣,它是人的內心需要,讓人愿意去找各種有效的方法達到目標和實現理想。人們常說:“興趣是人們進行腦力工作的基石”。也可以說興趣是成功的老師,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愿意學習,須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化學老師在教學時容易忽視的一點,就是化學課程的德育功能[1]。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挖掘教材內容與人們生產生生活的關系,化學前沿科技在人類生產生活的廣泛應用,從而讓學生發現化學對于人類發展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好化學基礎知識,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一舉兩得。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化學發展史尤其是名人軼事,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化學家的故事中學到他們身上優秀的品質[2]。
2、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效
一個人對學習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他在學習上的成敗。學習的過程是漫長而辛苦的,會遇到很多艱難險阻;學習的過程也是快樂的,因為在過程中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如果有積極的態度,那么即使學習痛苦,學生也不會懷疑學習的意義,因為學習會讓學生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樣的學習態度,會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對于學困生,學習態度是可以轉變的,方法如下[3]。
首先,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就一蹶不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是正常的。難題也是學生進步的機遇,正因為這些難題,讓學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師在學困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多鼓勵,多正面引導。
其次,合理設置學習任務和獎勵機制。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不管是物質上的獎勵,還是簡單的一句夸獎。這種肯定,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設置任務讓學生完成時,應注意難度把控。如果任務設置的太簡單,學生會沒有成就感;如果任務設置的太難,學生會有挫敗感。
最后,教學應該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科學的分層教學,兼顧兩類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學到東西,對化學學習充滿熱情。
3、引導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化學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色,只有掌握了化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才能事半功倍不走彎路。而實際情況是,不少學困生仍然按其他科目的學習方法,或者按照初中學化學的方法來學習,學習成效必然低下。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相關的宏觀現象、微觀原理以及各種符號來表示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等,讓學生感覺化學很難,沒有規律。死記硬背的化學知識,不僅容易忘,而且讓學困生對化學失去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習方法的講授,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各學科的學習方法有相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學科特點,特別要注意學科思維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形成慣性思維,用自己熟悉的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應該著重強調化學學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轉化思維。
4、增強心理素質,體驗成功
學業有成的高中生,必定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學困生相比之下就脆弱得多。知識學不懂,考試成績差,學困生會越來越沒有自信,消磨了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在此時給予學困生適當的引導,讓學困生快速恢復自信,找到學習的動力。如果通過自身努力考出了好成績,教師應該多肯定和夸獎學困生,讓學困生明白天道酬勤,只要方法正確,努力就會有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增強了學困生的自信心,還讓學生們通過克服困難體驗了成就感和自豪感[4]。要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感覺,有以下兩種方式參考。
(1)讓學困生通過別人的成功來激勵自己。當以前跟自己成績差不多的同學通過努力獲得好成績時,學困生會奮起直追,證明自己也能行。如果教師引導得當,讓學困生分析同學成績進步的根本原因,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最終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
(2)讓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小成功來激勵自己。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需要我們用心去挖掘。教師在設置問題時,難度得適中。不能太難,這樣會讓學困生感到困惑;不能太簡單,學困生會沒有成就感。對于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如果學困生不能理解,教師可以逐步暗示,肯定,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對于一些自卑敏感的學困生,教師應多注意用詞,多鼓勵多夸獎,讓他們沒有心理壓力[24]。
綜上,化學學困生的轉化,需要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找到學習化學意義,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主動學習化學,在學習過程感到進步和快樂。而且,學困生的轉化離不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老師的關注和鼓勵。與此同時,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要讓學困生的的學業進步,必須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共同為學困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萬莉.試論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游淑華.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高中化學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06
[3]管貴年.轉化學困生要有五心[J].學周刊:A,2014(1)
[4]崔葉香.學習困難學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D].蘇州大學,2009
作者簡介:
向波(1986-),男,四川省廣元人,西南大學 化學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化學教學。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