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等教育發展中,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各有所長,對高校教育發展發揮有利的推動性作用。無論是高校輔導員還是專業課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能夠實現優勢互補。所以,高校方面有必要創建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機制,促進二者相互溝通和交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內容的滲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加快高等教育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因此,本文主要闡述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作配合的現狀,并提出其協作配合的途徑及保障機制。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專業課教師 協作配合
從高校教育的持續發展視角看,積極發揮師資隊伍建設的優勢是重要的,可以為高校教育的深入提供有利的保障。但是,高校要加快教師隊伍建設,有必要促進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同配合。就當前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程度看,存在諸多不協調的方面,不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師隊伍建設。所以,有關人員必須加強對該問題的分析,以提出有效的策略,促進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從而發揮高校教師資源的教育優勢。
一、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作配合的現狀
現階段,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在高校教育發展中,雖然都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但二者的教育工作處于分離的狀態,其工作環節較為獨立,這難以充分發揮合力的教育作用,降低教育效果。從二者的不協調現狀看,主要表現在:首先,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思想觀念有不協同的表現。許多教師認為,專業課程教育是專業課教師的責任,而輔導員主要負責思政教育工作,但是,專業課中孕育思政教育內容,而思政教育工作也需從專業課中的體現。其次,在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上存在不協同的問題。大多專業課教師不能對學生嚴于管教,導致學生思想行為方面有許多不合理的表現;而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二者多數處于各司其職的狀態。最后,體制機制有不協同的表現,即對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激勵機制、考核機制等方面有差異[1]。
二、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作配合的途徑
(一)基于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的協作配合
要促進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之間的有效協作配合,學校方面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積極發展專業課教師兼職班主任。一方面,學校鼓勵高素質的專業課教師擔任兼職班主任,并為其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重在培養青年專業課教師,使其能夠積極配合輔導員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將其工作成效與教師考評工作體系相結合。其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兼職班主任,共同商討相關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等,針對各個班集體而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增強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輔導員及專業課教師都應在日常教學與管理中,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配合心理疏導,真正意義上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如此,在雙方有效的互動交流過程中,其教學經驗和管理能力都能得到顯著提高[2]。
(二)基于社會實踐的協作配合
對于大學生而言,其雖處在校園的象牙塔中,但卻與社會接觸的愈加頻繁,因而高校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中,應以增強大學生對社會的正確認識為主要出發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逐漸健全自我的人格。所以,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前的必修課之一。為此,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應加強協作配合。一方面,專業課教師具備專業知識素養和教研能力,加強其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夠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諸多方面的建議。另一方面,輔導員在高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組織管理作用,促使其與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可實現對校內教師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效率的教學目的,對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發揮積極的作用[3]。
(三)基于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的協作配合
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的積極開展,能夠為高校教育發展提供新鮮血液和前進的動力。輔導員、專業課教師都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重要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科研創新活動分別發揮著組織與學術指導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學生自主組成的科研團隊中存在著學生資歷一般、續航能力差等問題,因而亟需得到專業教師的指導。所以,基于學生科研創新活動,高校方面應實現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對學生團隊加強正確引導。首先,輔導員以“競賽項目”為切入點,組織學生創新團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為培養優秀人才創造有利條件。其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共同制定和完善導師指導制度,針對學生的科研創新活動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有效的訓練方法和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激發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4]。
(四)基于校園文化的協作配合
隨著高校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其必然形成一定的校園文化,這既能反映學生的文化素養、心理素質及教師的道德修養水平,又可彰顯學校的文化品味,對教育發展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帶給師生以積極奮發的動力,反之,則不然。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是高校教育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治學態度、教學管理水平等直接影響師生關系,同時也對學生的健全人格的養成有重要影響。文體活動是校園文化中最為活躍的代表,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審美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優秀校園文化的作用下,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實現深度的協作配合是重要的,不僅能夠促進高校校園特色文化的創建,而且也能從根本上提高高校的育人水平,逐漸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5]。
三、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作配合的保障
(一)創建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共享平臺
高校發展中,搭建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共享平臺是重要的,不僅能夠促使雙方及時通過微信等通訊工具進行互動溝通,而且也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使溝通更具有效性[6]。基于該平臺,要促進兩支隊伍的有機結合,高校方面可采取如下策略:首先,高校方面對輔導員及專業課教師加強教育培訓,以增強其專業理論素養,進而幫助學生解決學業等問題。與此同時,專業課教師應積極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內容,配合輔導員教師高效完成思政教育工作。其次,高校方面為兩組教師提供交流的機會,積極創新一系列有效的教育工作方法。最后,學校方面將學生的思政教育與學業教育有機結合,以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7]。
(二)完善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作配合的激勵機制
在高校教育活動開展中,要充分發揮教育優勢,有必要建立或完善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激勵機制,通過各種激勵的方式,增強二者的協同性,使之更好為高校學生而服務。對此,在高校現有的教師考核獎勵制度基礎上,實現以下幾方面:首先,創建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并重的考評機制,確保專業課教師在開展日常教育的同時,關注思政教育,為提高學生思政素養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對專業課教師堅持分類管理和分類評價的原則,不僅能夠促使專業課教師發揮自身的教學優勢,而且也能減輕工作壓力,進而提高教育工作成效。再次,創建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崗位流動機制,即輔導員可成為專業課教師,而專業課教師也可成為輔導員,在二者身份轉換的過程中,可以對彼此工作有更為深刻的體會,對增強二者的協作配合程度有利。最后,在晉升或評職稱的考核中,學校將輔導員及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教育成效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8]。
四、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院校發展進程的加快,對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標準要求更高,要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必須加快教師隊伍建設。長期以來,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都作為大學生人生路上的重要引導者,各司其職,對大學生開展日常生活管理及教學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然而,由于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協作配合機制,難以形成育人的合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成效。為此,作者認為,創建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的協作配合機制是尤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沈燕.高職院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協同配合的路徑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6):62-63.
[2]張中華.高校專業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河南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為例[J].中國培訓,2017,(04):32.
[3]陳燕君.以人為本視域下的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162-163.
[4]李建群,涂立剛,宋武俊云,等.高職院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協同配合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7):37-38.
[5]王阮芳.高職院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配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調查研究[J].文教資料,2015,(24):129-130.
[6]王阮芳,劉俊芳,錢丹浩.高職院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配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文教資料,2015,(22):91-92.
[7]趙宇晴,王瑞琪,王紅英.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配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教師,2015,(02):7.
[8]聶瑩,常飛云.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構建——基于對福建省部分高校問卷調查的分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05):79-81.
(本文為貴州醫科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題;作者簡介:羅恒,講師,碩士,作者單位:貴州醫科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