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幸
摘 要: 在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必須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好地滿足外貿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本文對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提供有效的路徑。
關鍵詞: 跨境電商 高職院校 國際貿易 人才培養
在當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產業結構正處于不斷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互聯網+外貿”的模式對于跨境電商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各級政府也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以鼓勵和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外貿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轉變傳統的外貿企業經營模式,積極向跨境電商轉型升級。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社會中對于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對于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而言,必須及時調整其人才培養目標,以更好地順應當前國際貿易專業就業崗位的變化。
一、跨境電商發展為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帶來的新機遇
(一)跨境電商發展迅速
現階段,隨著我國外貿市場日益區域飽和,外貿行業發展開始由蓬勃發展開始轉向停滯不前的狀態。在這種情形下,外貿行業為了尋求進一步更好、更快的發展,轉型勢在必行。所以,跨境貿易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企業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幾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開始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根據商務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已經高達8000多家,通過各類跨境電商平臺開展業務的外貿企業家數已經達到30萬家。
我國在多個城市設立了跨境電商試點,并且在外匯、支付、稅收方面均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措施,為跨境電商提供了極大的正常支持和平臺保障,從而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二)企業對于具備跨境電商專業知識的國際貿易人才需求不斷加大
目前,隨著跨境電商呈現出繁榮的發展態勢,大部分外貿企業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的優勢和作用,以增加企業的出口額和外貿訂單。由于企業開始不斷擴展跨境電商業務,傳統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已經無法滿足企業業務拓展的需求,企業對于具備跨境電商專業知識的國際貿易人才需求不斷增加。通過對國內跨境電商企業進行調查統計顯示,其中,85%以上的企業均表示企業對于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較為迫切。同時,企業在招聘跨境電商人才過程中,主要傾向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仍然較低,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必備的實踐操作能力水平,普遍缺乏掌握數據收集與處理、軟件操作和圖片處理等能力。這就造成學生剛進入跨境貿易企業時,將出現難以適應、工作能力水平較低等情況,難以有效解決企業的人才需求問題。
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目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所設置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外貿知識、進出口報關、報價核算等方面的內容,這些課程仍然屬于傳統的外貿知識。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其需要運用到圖片處理技術、計算機平臺操作以及數據搜集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為了促進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保持良好發展的態勢,還必須深入了解國際市場的實際需求,把握企業營銷產品的方向。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尚未設置有關于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課程體系,傳統的課程體系設置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已經無法滿足跨境電商崗位的需求。因此,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必須充分考慮跨境電商相關崗位的要求與標準,對于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促使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崗位,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缺乏實踐教學環境
對于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而言,實踐教學環境不夠完善及學校缺少實訓基地等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部分學生普遍缺少實訓實踐的機會,實踐能力水平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培養。在校內實訓方面,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往往采用模擬實訓教學的方式以實現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近幾年來,我國國際市場、外貿形式及電子商務等方面均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但是,學校使用的實訓模擬軟件往往仍然停留于較為落后的狀態,軟件更新速度與市場變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這就導致學生所接受的實踐操作與真實的商務環境存在脫節現象,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校外實訓方面,學校與跨境電商企業之間尚未達成合作協議,企業缺乏足夠的能力接收學生的時實習培訓;盡管學生可能在跨境電商企業中進行實習鍛煉,但是多數學生主要做一些簡單的、輔助類的工作,并不能參與企業核心的工作,校外實訓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三)尚未構建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師資力量
現階段,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所聘請的教師大多數畢業于高校國際貿易專業,這部分教師雖然具備豐富的關于國際貿易方面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沒有在跨境電商企業從事過工作,對于跨境電商的認識只是停留于理論階段,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無疑給跨境電商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各大平臺的經營管理日益趨于規范性,在這些跨境電商平臺上注冊或者運營均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以賣家的身份向學生講解和分析這些跨境電商平臺后臺的操作,學生理解起來存在困難,電子商務教學的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路徑
(一)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缺乏完善性和合理性的問題,高職院校必須加大重視度,對課程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進。首先,應該增加有關電子商務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課程,包括圖像處理、數據分析及跨境電商平臺操作技巧、國際市場分析等專業核心課程,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搜索引擎使用的技巧,熟悉國際市場環境的需求并選擇合適的營銷手段等。其次,將傳統國際貿易知識與電子商務內容兩者有機統一,構建綜合的、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可以在必修課程《國際貨運代理實務》中適當增加國際快遞、小包郵遞等內容,提高學生運用跨境電商平臺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能力水平。最后,在國際貿易課程體系設置過程中,可以將網絡資源引入教學中,采取網絡與課堂相結合的方式構建知識學習一體化的課程等實施教學。例如,針對實踐性較強的一些課程,如跨境平臺操作實務這類型的課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線自主學習。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增加實踐實訓類課程的學分,使得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可以得到提高。
(二)構建“實操+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由于電子商務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征,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和標準。為了有效解決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存在的缺乏實踐環境的問題,學??梢詮囊韵氯齻€方面著手改進和完善:第一,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特色,將特色產品和項目引入專業教學中,讓學生借助跨境電商平臺,實現線上銷售、線上推廣等銷售活動,促使學生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第二,鼓勵學生形成項目團隊進行自主創業,運用跨境電商平臺實現運營實戰。通過這種實戰演練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跨境電商實戰能力水平和職業素養的有效提升,同時豐富學生的工作經驗,為今后的就業打下穩固的基礎。
總之,通過構建“實戰+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學校、企業和學生均帶來一定的利益。對于學校而言,通過構建真實的實訓機會可以促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符合當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對于企業而言,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的人才需求問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對于學生而言,在實訓和創業過程中,其綜合能力水平得到提升。通過構建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達到三方共贏的局面。
(三)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與引進的力度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可以實施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與引進。一方面,學??梢赃x派教師到知名度較大的跨境電商企業掛職或者兼職,讓教師可以實際參與到企業的運營與管理中,以達到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學??梢匝埰髽I中實踐經驗豐富的員工到校為學生講課,有效彌補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夠的不足。通過構建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校內外教師之間相互配合,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知識均得到正確的指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在當前跨境電商大力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必須積極轉變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等方式,培養具有跨境電商實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推動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莉.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探析——跨境電商背景下[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21):204-205.
[2]唐文菊.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01):114-117.